捡菌卖菌吃菌云南人对菌子的执念

                            

这篇关于菌子、乡情的随笔,是“宣威在京游子”所写,游子真名叫宁显福。前一阵子,老家人入京,给他带来一口袋菌子,他约乡友共享。就是这一口袋菌子,让他胸中蕴积的乡情奔涌而出。此文挂在网上后,被女作家叶浅韵发现,并在她的公号上转发。

“每岁五六月,日晒雨复滋。晔晔长新菌,五色转参差。黄者金芙蕖,青者碧玉芝”。

似乎早有约定,每到立夏时节,雨水丰茂、万物生长,野生菌便春笋般地冒出头来,成为云南游子心中难以割舍的梦,这时候对家乡的思念,往往会具化为对一种食物和味道的执念。

雨水好的年份,清明上山祭扫,往往就能尝上鲜,野生菌、竹笋、竹筒饭、清泉水就是最简易而美好的搭配。今年云南雨水来得晚一些,“菌子季”到来已是七八月的事了。

刚从北戴河回来,海鲜大餐自然不少吃,但收到从老家寄来菌子的信息,瞬间对这山珍、对过往的情愫便汹涌成灾。

“雨余多菌出”。炎热的夏季,刚下过一场雨,太阳出来一蒸腾,山坡林地又很快长满新的菌子,这时候捡菌、吃菌是云南人头等重要的事。“捡”,在云南人的语境里,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一是说菌之多、来之易,二也表明云南人对菌子品质的挑剔。这些日子,山林都会格外的热闹,即便那些贪睡的人,也再也呆不住了。天蒙蒙亮,透过淅淅沥沥的小雨和氤氲缱绻的雾气,就可以清晰听见山林里捡菌人来回穿梭的轻快脚步声……

对一个土生土长的

云南人来说

捡菌子

似乎是打小就会的手艺

每逢菌子季,不论大人、小孩还是上了年纪的老者,都会戴上头巾、披起雨笠、挎上篮筐、拎着棍子,自然而然加入到上山捡菌子的大军,这时似乎每一座山、每一道梁都有捡菌人的身影。“空山一雨山溜急,漂流桂子松花汁。土膏松暖都渗入,蒸出蕈花团戢戢”“如盖如芝万玉立,紫黄百余红间十。燕支微匀滑更湿,倾筐盛之行且拾”“可怜书生愚,为口不计脚。龟肠惯饥虚,鸡肋忍馋嚼”,早在古代,诗家们就描绘了一幅幅生动谐趣的深山采菌图。

而我捡菌子的功夫,却多半缘自父亲。孩提时,生性静、身子弱,上山赶不上趟,小伙伴们大多不愿意带我。父亲是远近出名的捡菌高手,从小在山里长大,大山就是他的朋友,对山里的一草一木再熟悉不过。父亲捡菌讲究精准,熟知菌窝,按图索骥很快就能寻得菌子下落,而菌子也仿佛早已做好了准备,直等他的到来。

大抵每年六月起,家里餐桌上就不乏菌子的靓影,而且往往比别人家开吃得早、结束得晚。上学前,父亲赶早捡菌子,出发再早也会拖上我这个“油瓶”,他教给我三条:一要腿勤,起得早、跑得远,自然得到的也会多,光靠运气是吃不开的;二要用心,“把自己当成菌子,自然就知道他们的下落了”;三要眼尖,菌子定然是有的,只不过掩在薄土下、盖在枝叶里、藏在草丛边,靠的是双发现的眼睛,而那些明晃晃的菌子早被别人捡走了……

父亲每次出行,都会有不小的收获。当然到山里,不仅仅是为了捡菌子,还要料理庄稼,并捎回起居需要的柴火,这是更紧要的事,菌子俨然成了“副产品”。捡回的菌子,往往被细心地用松毛包衬着,搁在箩筐最高处,走时一颤一颤的,显得招摇得意,为此常惹得一路人羡慕不已。不过对于上好的菌子,即便再有人软磨硬泡、出高于市场的价,父亲定然也是不会出手的,因为他要亲自调制成美食,留给自己的孩子……

斯人已逝,而这份经验、那个味道却永远埋在心底,时时温慰人心,伴随我走向人生的四季。我从来坚信,这些菌子,这一座一座的大山,就是父亲一个人的菌山。他不曾离开,他始终在那里,每年雨季的时候,到山林总会能遇到……

上学那会,暑假时也正是菌子集中上市、价格实惠的时候,最快乐的就是大快朵颐吃菌子;工作后难得回家,真正令人寄怀的却是上山捡菌子。有时是大人领着,但更多的时候是小伙伴相约一起,有说有笑的就到了山林,大家卷着裤腿、戴着草帽,玩着、闹着,赶海似地在山中游荡,不顾风、不惧雨,也不知疲倦,一座山坡一支歌,恍如游戏一般,人累的时候,箩筐也就满了。孩提时代,玩性大,认识的菌子到底不多,但图的就是个新鲜劲,贪的就是数量多,拿回来后,老人们还会另行“鉴别”一番,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哪些好吃、哪些不好吃,当然被扔掉的往往是大多数……

在云南

菌子并不算贵

但捡菌却是云南人

不可或缺的一项活动

是他们不容退化的

生活技能

似乎蕴藏着

难以诉说的魔力

菌子季到来,你会看到那些在外打工多时的人,无论多远,贴着车费都要从四面八方赶回来。“饮菌若之朝露兮,构桂木而为室”,甚至有些捡菌人,还在山里搭起了临时休息屋子,就住在山里。或许,对他们而言,菌子只是一季,而生活就是一年。对这份大自然的馈赠,他们小心翼翼,从来格外珍惜。从到外上大学起,一晃离家快二十年了,每每想到这一幕,似乎就回到了小时候,回到了那不羁的童年。云南菌子虽多,但也只有真正捡过,才知道这个美食之路的艰辛,它远不是想象中的那么横平竖直,而是充满曲折和沟壑。捡菌子,与其说是吃,更是一种比赛、一种态度,比的是谁家的孩子更能向家长、向生活作出一个更好的交代。

菌山不止有菌子

还有生活、风景和

通向远方的梦

西南边陲,人们向山而居,山永远是乡民内心敬畏而神往的存在。在人们心里,那里潜藏着祖辈繁衍生息的原始密码。山里长大的孩子,从来不会怕爬山,往往翻过一座,还想再翻另一座更高的山。翻山越岭,一走十几公里,随步换景,其实就是以脚走和登高的朴素方式,去检索新的生活,去阔开新的天地。而捡菌之路,对于世居深山的人们,也正好是一种简便而又稳妥的向外探究世界的努力和尝试。

“喊山”是小伙伴们在菌山必不可少的节目。

幽林深壑中,除了回声,往往还能获得远处不知名的响应和附会,这时山涧中声音此起彼伏,一声高过一声,一道接续一道,经久地映荡在山谷里,伴随着鸟兽虫鸣,汇成丰富有趣的山林交响。菌子丛生时节,草木芬芳,这时山茶花开了,杜鹃花开了,人们的心花也开了……山谷里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浆果野菜,常见的有山楂、桑葚、救军粮、地石榴、乌袍等,其中最出名的要算誉为“深山荔枝”的鸡嗉子了;蔬就更多,蕨菜、刺老包、沙松尖、柴胡、香藿等都是家常小品,运气好的话还会碰到山参和灵芝……

“物理固难测,可以充我饥”。物质匮乏的年代,菌子是农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而捡菌却算不上是啥事。那时是很少会有人专门去捡菌的,往往是活计之余,一家人有的继续弄庄稼、有的打猪草,而捡菌往往搁在最后,是小孩儿的事。以前菌子多,听老人讲,生产队的时候,往往干完公分顺便往田间地头一转,菌子也就够了,那时不是捡、而是用箩筐装,甚至薅着地里的杂草就能碰到成群结队的鸡枞。所以到现在,对我们一向奉为珍馐的菌子,全然入不了她的法眼。现在条件好了,食材充裕而丰富,然而菌子却大不如从前多了,以至于过去家家户户的寻常菜品,成了招待客人的大菜,还有的进入大饭店,成为少数人才享用得起的奢侈菜品。

初一、十五,是山乡雷打不动的集日。“集”是“集市”,大家等这一天集中互通有无,采买日常所需;“集”还是“集会”,忙碌了大半月,乡邻亲友都会趁这天到街市上会会面,各种家长里短都会让他们很开心,暂时忘却生活的劳累。赶集更多的是逛,这是乡民特有的机制性盛大联欢,小孩儿会在头一晚准备好称心衣服,大人们也会简单拾掇一番,即便再忙也会暂时放下手边的活计。

在封闭的山乡,“集”天然具有强大的魔力,似乎能把家家户户平时不见的好东西都全盘收罗到街市上来。这时候,山间这条原本并不宽阔的马路,会无限胀大和延伸,顿时变成了偌大的超级市场,没有固定点位,无需特别管理,就能井然有序,新下的板栗、核桃、柿子各种山货以及城里来的新式物品一字排开、琳琅满目,足足能摆几公里,而各种各样的野生菌是其中最耀眼的明珠。

这些菌子大部分是头一天甚至是清晨刚捡回来的新鲜货,带着新泥、夹着叶草、沾着露珠,青头菌、奶浆菌、谷熟菌、铜绿菌、扫把菌、荞面菌、鸡油菌、干巴菌、一抹绿、松茸、松露……如同进入菌子大观园,有的红如胭脂、有的青中含黛、有的褐似猪肝、有的白如玉盘……它们不仅有鲜亮的色彩、好听的名字、独特的口味,还有可爱的形状。

“老人头”活似敦厚的老头,黄牛肝像胖乎乎的娃儿,珊瑚菌俨然是从大海迁来山里的贵客,羊肚菌顾名思义就如牛羊的网胄,鸡枞菌如婷婷玉立的姑娘,其中最特别的要算竹荪,颜值最高,是身着蕾丝小白裙、翩翩起舞的仙子……菌子铺满一地,如同散落人间的精灵,即便是对菌子完全陌生的人,逛一遍下来,也会很快对它们的性状、品性有一定了解,顿时萌生出诸多爱意。

“作羹不可疏一日,作腊仍堪贮盈笈”。云南是中国的后花园,菌子是云南的味觉密码。这里菌子品种多,据说八百多种,餐桌常见的就有上百种。这些平凡而美味的存在,在挑剔的云南人眼里,却分了三五九等。不过,云南人划分等次不是看数量、价格和品相,而主要是通过口感来准确定位的,不同菌有着不同的“封号”。在流传的云南人野生菌“鄙视链”中,以青头菌为界,之下谓之“小杂菌”,为此奶浆、大红、珊瑚、铜绿、谷熟等绿黛红粉多为汤锅杂烩,属菌中“答应”;青头菌,虽然头顶着个“绿帽子”,但味道一流、价格“美丽”,自然拥趸不少,乃山中“常在”;老人头菌,肉质肥厚、有嚼劲还“弹牙”,素有“植物鲍鱼”美称,为菌中“贵人”;鸡枞菌,滋味清甜、口感脆嫩,且自带美颜,是云南人心目中的“嫔妃”;而松茸、松露,俩非亲非故,而又经常被捆绑一起来膜拜的“异族姐妹”,口感紧实、滋味浓郁,香气繁复霸道,还一直被日本、欧洲等热炒成流量“网红”,乃名副其实的菌中尊主——“皇后”……

在云南

吃菌是一门学问

云南人吃菌,更多的叫“甩”,足见饕餮天物之愉快。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但在云南,料理菌子却从来不是简单的事。菌子多,做法自然也多,口味千差万别。炒、煎、烤、炖、煮、涮、蒸、凉拌、舂捣样样俱全,不同菌子都有属于自己最适宜烹调方式,这样才能激发出菌子原本的味道。

青头菌可以大蒜爆炒,加入宣威火腿味道更佳,但在资深吃货眼里,碳烤椒盐才是“王道”;白参定然是要用来炒鸡蛋的,厚厚一层菌碎细致地撒落在鸡蛋上,本身就是天然小品画,再佐以一小勺猪油,开文火稍加炖煮,那味道足以霸占你的鼻息;鸡油菌的最佳搭档是五花肉末,并青椒蒜碎一起翻炒,肆意的香味瞬间就能穿透你的味蕾;红牛肝亦称“见手青”,美味与神经毒素并存,号称“舌尖上的死神”,是同河豚、罂粟一样璀丽而邪性的存在,制作过程自然也充满挑战,云南人笑侃,吃“见手青”要讲究“三熟”,对菌子要熟、医院的路要熟,拼的是胆大心细,不过还是得悠着点儿;至于竹荪定然是用来做汽锅鸡的,鸡枞肯定要用老鸡汤来炖……“下山菌”最好吃。劳作归来,最愉快的就是做菌子。这时候,家家户户冒起青烟,院子里菌子摊开一地,妇女儿童坐着小凳用牙刷细致地清洗……菌子天天有吃,不过孩子们仍然兴奋得像过大年一样。

北京吃菌不易。前些年,经过长途颠簸,菌子带到北京基本不成样了,大家只能望洋兴叹。每一个在外的人,背后都有一个远方的家,每家每户都会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来寄托对远方游子的爱。在寄往外地的各色菌子中,有的托人直带,有的熟货冷装,有的弄成干货,还有的巧妙地制作成鸡枞油……奇货可居,也造就了京城一些高档酒店的营生,省驻京办、七彩云南、滇菌王等大饭店都能第一时间吃上地道美味的云南菌子,不过动辄过千,不菲的价格往往令人望而却步。现在交通物流更加发达,高铁、航空都能带给人们极大方便和惊喜,甚至在京东也能直接网购了,自此这份千里之外的味道也不再那么遥远……

菌子之出

最讲究天时和地气

“天地有正气,积郁不得施。触物吐光艳,腐朽化神奇”。乡恋也是如此,是童心,更是初心,如菌子一般,只要遇到适宜的土壤和空气,就立刻开出最美丽的花。千百年来,人们在滇中高原的缝隙里从刀耕火种一路走来,四季流转、春秋轮回、时代变迁,无不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然而他们背靠的大山、脚下的土地却亘古不变,支撑着他们一路繁衍、生生不息。这满山的菌子,也正如平凡的父辈,始终在自己的土地默默坚守,孕育、生发和消逝,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人间至味是故乡。菌子,有情且美。走出深山,却走不出故乡的“结界”。没有了云,云南就不谓之云南;离开了菌子,云南人生活里便缺少了滋味。“万钱自是宰相事,一饭且从吾党说。公如端为苦笋归,明日青衫诚可脱。”有了这个味道,无论走到哪,走得多远,都不会忘记来时的路,都忘不了远方的家园。

作者:宣威在京游子

编辑:沐旭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