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太感人,柿把儿老师背后的故事

“柿把儿”老师本姓赵,个子很矮,比拿破仑肯定还矮几公分。满脸的美丽青春痘。小小的眼睛上罩副近视眼镜。厚厚的嘴唇上蓄着两撇小胡子。上第一堂语文课时,他自我介绍说:“我嘛,就这副尊容。是吧!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是吧!”有同学做了统计,就那一堂课,他总共说了个‘是吧’。平均每分钟4个,平均每个人5个。于是,大家暗地里给他起了个绰号:“是吧”老师。因“是吧”与“柿把”谐音,而这里多的是柿子,因此,同学们管他叫“柿把儿”老师。

以后上课,他在讲台上说一个“是吧”,同学们在下面学一个。有时,他还没说“是吧”,同学们就先说了。他很生气,却不好发作。谁叫他满嘴的“是吧”呢!有一次,他真的生了气,一摔教鞭,训斥大家:“以后,只许我说‘是吧’,不许你们说‘是吧’,谁在说‘是吧’,就滚出去!”“柿把儿”老师从来没发过这么大的火,这一着倒把大家给镇住了。教室里变得鸦雀无声。谁料,他最后又来了一个“是吧”!“哄”的一声,教室里笑成一片。气得他两撇小胡子一抖一抖的。这时候下课铃响了,他走出教室时,向同学们告别,竟说成了“老师再见!”同学们嘴张开了,词还没出声,“哄”地又笑了。

他的口才可以说比较差,可写作水平却出奇的好。还是市作协的会员呢!同学们常在报刊上拜读他的大作。老实说,在同学们心里某个角落,还装着对他的敬意呢!可一旦上了课,听到他一个一个“是吧”,就又嘻嘻哈哈起来。每堂课上完,他小小的鼻尖上尽是细细的汗珠。

“柿把儿”老师课讲得不好,在婚姻上也是失败的。快30岁的人了,至今孑然一身。谈过的不少,没一个成功的。近日,又有好心人给他介绍了一位,是文学青年,长得特好看,又是某局局长大人的千金。姑娘因喜欢他的文章而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他。姑娘打算把他调到某局办公室,以后朝政界发展,前途无量着哪!他一听,急忙向姑娘解释:“让我考虑考虑,是吧!”那一天,姑娘像一朵红云,笑盈盈飘进了他的寒舍,打探他的考虑结果。他低着头,对姑娘说:“我还是爱我的学生,我不能离开我的学生,离开他们我就没有灵感了。是吧!”听了他的话,姑娘气红了脸,大喝一声:“去你的‘是吧’吧!”说完转身“蹬蹬蹬”扣响高跟鞋走了。他望着姑娘闪动的红色背影,嗅着姑娘留在屋子里的香,眼泪快要流出来了。

同学们知道这件事,一个个感动得直掉泪,真想亲他两口。第二天,他去上课,发现讲桌上亭亭玉立着一个细脖儿空罐头瓶,瓶里插着一把鲜艳的野花,花茎上系着一张“忽啦忽啦”抖动的纸条,上面写着:“赵老师,我们全班同学都爱你,我们不能没有你。我们再不叫你‘柿把儿’老师了。我们以后要好好听你的课!”“柿把儿”老师痴痴地望着纸条,眼睛一眨也不眨,半天吐不出一个字。突然,嘴一张,迸出两个字,“是吧!”这一刻,教室里静悄悄的,没一点声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55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