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静郭春雨高广超李岩松
红叶柿岩的夏天是绿色的,像一块清凉的绿豆冰。
这里四季都有美景,但标志性的红叶只有秋天才能看到。红叶柿岩的名字中,“红叶”源于当地万亩红叶;柿岩,相传这里有柿林千树,高下扶疏,从很久远的年月,红叶柿岩就是青山绿水的美景之地。
万亩红叶奇观、玻璃水滑道、山地滑车、古村落夜景、老颜神美食街……刺激、欢乐等多种游览感受一应俱全,让如今的红叶柿岩景区具备了“网红”特质。红叶柿岩用旅游“复活”村落,用美食“拯救”梯田,用文化“激活”山水,成为乡村振兴的“理想地”。
红叶柿岩的秋天
一出好戏
博山,曾经依靠矿产资源,成为老工业基地,为国家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今的博山正在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期,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共识和潮流。红叶柿岩,就在曾经的山村里,刺激着“老树开新花”。
车辆驶出滨莱高速出口西行米处,随即进入“红叶柿岩”景区。放眼望去,群山环抱,满眼翠绿,山水之间尽是趣味。
红叶柿岩景区在开发以前,原是和尚房村、姚家峪村等山村的所在地。这里,曾因“穷”出名。长期以来,村与村之间被大山阻隔,从一个村到另一个村需要翻山越岭。因交通十分不便,流传着“出门就爬山,扁担不离肩”的说法。如今,曾经的“穷山薄水”,变成了“好山好水”,发展为红叶柿岩景区后。这里再也不是举步维艰的穷山沟,而是带动周边发展的巨大“磁场”。
“把这里开发为乡村振兴主题的旅游地,是一场冒险,更是一场机遇。”山东华旅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山东红叶柿岩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郇正坤回想起红叶柿岩的“崛起”——这片绿水青山,一直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直到年6月,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刘流导演带领剧组来到博山,看完和尚房村片区后,当场就决定把这里作为电视剧的主要取景地。
红叶柿岩一角
“拍电视剧?”负责姚家峪村、和尚房村拆迁建设工作的郇正坤回忆当时的情况,“我们谁都没有拍电视剧的经验,但是我们集团创始人房利军当即拍板,要全力配合好剧组的工作,因为这是一次非常好的宣传,这不仅能宣传我们景区,更能宣传整个博山。”
整部电视剧的拍摄时间紧张,留给他们搭建所有场景的时间只留下二十几天。令郇正坤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建设期间遭遇了利奇马台风。当时景区搭建的场景整片区域全部被淹,前期的努力几乎毁于一旦。
重重压力之下,为了按期完成,公司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部,连续多日24小时轮流施工。“仅仅20多天,我们就搭建起了红叶柿岩景区规划的雏形。”最终,整个拍摄场景按时建起来,连剧组人员都感慨,“从没见过像你们这样拼的。”
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播出后,电视剧中的“博山”、“琉璃”、“美食”、“古村”等元素,在全网掀起了一阵“山东博山热”,对应的是红叶柿岩景区的绿水青山也迅速“出圈”,谱就了一段“好戏”唱“连台”的佳话。
一种速度
在淄博博山,有一种速度,叫做“红叶柿岩速度”。
疫情常态化之下,旅游业发展都在上下求索,寻找新的突破口。山岳型景区建设难度大,竞品大同小异。红叶柿岩又该如何建设,才能“出圈”?
红叶柿岩的答案,是打破传统思维,不去追求“网红”和“噱头”,而是深挖博山文化,打造独一无二、有文化内涵的景区。
以和尚房村为例,这个仅余户多口人的小山村拥有当地至今保留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在山东省公布的第二批历史优秀古建筑中榜上有名。生态是乡村振兴的生命线,团队希望保持乡村“原色”,保护山水原貌。
有原生态的保护,也有现代化游乐项目的开发,依托山体特色,山东省最长的玻璃水滑道、“飞跃柿岩”“山地滑车”“七彩滑道”“琉璃亲子牧场”等明星游乐项目陆续打造推出;依托万亩红叶、万亩梯田等资源,打造了山东最美公路“禹王路”和鲁中最美“城市阳台”。
游客游玩照
除此之外,景区通过“千载柿岩、万彩生活”的文化定位,充分挖掘齐长城文化、陶琉文化、饮食文化等资源,打造“齐长城脚下的琉璃生活村”,将多元文化融入景区设计。
年10月1日,红叶柿岩正式营业。第一天,景区就迎来人。后续客流量持续猛增,游客最多的一天人数达到了人。游客的笑脸是检验景区的最直接的标准。有本地游客感慨,范围如此之大、规格如此之高的项目,竟然前身是曾经的“穷山村”。
“既然要做,那就做好。”郇正坤说,仅仅短短7个月的时间,团队就完成了红叶柿岩从策划到设计到建设再到运营的全部过程。以这种“红叶柿岩速度”,展开了独特的文旅进击之路。
一桌好菜
从红叶柿岩景区逛完一圈,寻着味道就到了老颜神美食街。博山自古就是美食之都,颜神古镇更是有着百年美食文化,如今这条街古色古香,烟火气十足,成为最具博山特色的风味小吃大本营。
老颜神美食街的来历,与一串特殊的数字有关——“”。7,代表合伙人有7个人;53,代表合伙人的平均年龄是53岁;1,代表他们共同的目标和愿景:以老颜神为开始,做出博山美食的样板。
韩泳是合伙人之一,他有着30年的餐饮经验,一直想推动博山菜“走出去”,但始终没有好的契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房利军提起自己的想法,“守旧,博山菜就走不出博山。想要让博山味道走出博山,就得让繁琐厚重的博山菜从形式上变简明,能够推广、复制。通过打造一条美食街的形式,让博山菜以各色小吃的形式进行展示,是最好的推广方式。”
如今的老颜神美食街
韩泳和房利军一拍即合。随后,其他6位博山本地的资深餐饮人陆续加入其中,准备一起打造一条能够推广、展示博山菜的主题美食街——老颜神美食街。街区旨在追寻博山餐饮文化之根源,既契合博山区全域融合发展的思路,又能使乡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全国各地不乏各种美食街,要把一条博山菜美食街做好,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此,韩泳到全国各地的美食街去考察。他得来的答案是,“各地都有的美食,咱不能做,因为生命力不强。我们做美食街,一定是游客来到博山吃当地特色菜,喝当地地道酒。”
韩泳有一个外号,叫“韩不服”。在设计老颜神美食街时,他们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诸位知名设计师进行街区设计,但韩泳始终觉得外来设计师的方案不接地气:没有把博山传统民居、博山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为此,没少跟设计师吵架、生气,也因此得到了“谁都不服”的外号。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不服”精神,美食街的每一处细节都花足了心思——一处屋檐、一个转角,甚至是一块砖,都暗含着博山的陶琉文化、烧陶文化等。就连地面的落差缓冲,都花足了心思,“一期和二期的结合部,地基差距比较大,我们当时费了很大的功夫,尽量把坡度做了缓冲,让游客走起来不费劲。”
年8月28日,老颜神美食街一期正式营业。游客在红叶柿岩景赏完美景,再到老颜神美食街一饱口福,夕阳西下,山水相伴,树下落座。端上一桌地道博山菜,博山烤肉、博山酥锅、炸麻花、大娘粥铺……随意闲时,有人情味儿、有文化气息,更有当地老百姓创业就业的饭碗。
一个平台
红叶柿岩,之所以能够迅速脱颖而出,跟一帮年轻人有关。
年3月3日,在山东华旅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30周年庆时,集团创始人房利军宣布带领6位副总集体退休,他们转为顾问团队,将新的“舞台”交给了年轻人,“让老班子为新班子,扶上马,送一程。”
新班子团队,年龄最大的是年出生,年龄最小的是年出生,班子成员当时平均年龄只有36岁。“很高兴,但除了高兴,就是觉得压力很大。”作为新班子成员的带头人,也是公司董事长的房敏学感慨,公司的这份信任,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力,因为“创业难,守业更难。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让红叶柿岩继续红下去。”
红叶柿岩滋生出更加肥沃的“土壤”,越来越多高学历年轻人选择到这里创新创业。从韩国和加拿大留学回来的孙晓臣、李福田,投资万余元了建起了“爱堡亲子牧场”;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和四川音乐学院的房金桂、杨宜,以投资和技术入股的形式捧红了“流水咖啡”……在很多人的眼中,这群年轻人选择的创业项目在这座城市显得有些“超前”,但结果证实,这些项目让红叶柿岩景区的元素更加多元化。人才的回归对于红叶柿岩的发展,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而这个网红景区逐渐展现出对于年轻人的吸附力。
回乡创业的年轻团队
除了景区的娱乐项目,年轻人还把目光聚焦在博山菜的预制菜推广上。房敏学觉得,博山菜好吃,却没有产生聚合效应,这对于推广博山菜确实不利,“现在老颜神美食街,就是把博山美食聚拢在一起,把博山餐饮文化带动起来,下一步再通过预制菜进行推广。”
如今,除了韩泳所在的“”团队外,一个以80后为组合的年轻团队也已经接过了博山菜的接力棒,正踏上预制菜的赛道,蓄势待发。
一种模式
红叶柿岩,已经“红”了。
如何长红,是红叶柿岩接下来要面对的题目。
自从接过担子以后,房敏学总觉得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时间不够,能力不够,资金不够。”
红叶柿岩是在整合国内头部资源的背景下,淄博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但是,作为一个网红景区,三五年是一个坎。“红叶柿岩投资大,到目前已经投资了两个亿。”房敏学直言,“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投资,持续投入,增建新项目,为产业‘输血’,这样才能拉动客流。”
但作为“网红景区”,红叶柿岩却不做只红一阵的“网红”,而是始终把生态放在前面,在生态振兴的前提下,用乡村发展的“五大振兴”带动三农,从而实现真正的乡村振兴。
前路漫漫,投资巨大、回报周期却相应的格外漫长。投资大、回报慢,这对于一家公司来说,明显不是合算的生意。但集团创始人房利军觉得,这不是生意,而是义务,作为博山人、博山企业应该承担的一份义务,“我们公司能够发展,是凭借着好时代,是党和政府带来的好时代,作为企业,我们有义务去回报社会。”通过文旅融合带动乡村振兴,投资大,见效慢,所以要做这样的项目,必须有情怀,“我们甘做乡村振兴的垫脚石、开拓者、实践者。”
来红叶柿岩玩耍的游客,如今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金山银山”
昔日的穷山村,如今已经吃上了“文旅饭”。对于红叶柿岩乡村振兴片区来说,这条路能够走多长、走多久,这样的模式是否可以复制?
房敏学认为,到年,会是红叶柿岩发展的一个节点。目前红叶柿岩已经进入二期建设,未来将覆盖40平方公里,惠及20多个村庄。当下,他们要做的是,将红叶柿岩的几个产业板块确定好,把周围山水资源利用好,打造可复制模式。“目前我们仍有很多规划有待实践。中国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我们不缺优质山水资源,但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金山银山,这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回答的一个大课题。”
待到秋至,又当万山红遍。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