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澜莱阳梨和茌梨的传说,为何成了一宗谜

山东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dashoubi.org.cn/e/wap/show.php?classid=2&id=231777

“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柿子赶大集”。农历八月,莱阳梨就要上市了。今年夏季雨水多,莱阳梨长势不错,正是“千果万果压枝低”的时刻。

莱阳现在一年有两个“梨节”,一是4月20日的梨花节,举办于梨花连阡接陌之际;二是9月26日的“大梨节”,借着梨果成熟和五湖四海的客商、游客,共享丰收的喜悦。眼下,“大梨节”渐近,梨农们正在作采摘的准备。

我国栽培梨的历史悠久,《诗经》中有“山有苞棣”的记载,其中安徽、河北、山东、辽宁四省是中国梨的集中产区,栽培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山东的烟台是产梨重镇,品种多样,其中以莱阳梨最为著名,不但好吃,而且药用价值高,因为独有的原儿茶酸成分,莱阳梨膏的止咳效果是川贝母的80倍。

但记者采访中发现,名声在外的莱阳梨,其来源却有多种说法。

莱阳梨的来源“传说”

9月14日,莱阳市果树站站长戴振建向记者介绍,世界上梨的种类有四种:即原产我国的白梨、秋子梨和沙梨和外国的西洋梨,山东比较有名的莱阳梨和阳信鸭梨都属于白梨系。

在莱阳,莱阳梨又被称作莱阳茌梨、莱阳慈梨,或简单称作莱阳梨或茌梨,这其中,因为“茌”字的专指性,引发诸多猜想。

茌字新华字典上的义项有二:一是茌平,地名,在山东聊城;二是姓。无论是作为地名还是姓,都是源于茌山。茌平处于黄河冲积扇平原上,并没有天然形成的山,所谓的茌山,位于山东省茌平县城南20公里,当地叫金牛山,考古学上叫教场铺遗址,高4-6米,总面积5万平方米,外貌是个大沙丘,壮如卧牛。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波对记者说:教场铺遗址其实是一个堌堆,属龙山文化遗址,因为平洼之地易被水侵,古人就建堌堆而居。

这是“茌”字的本来面目。“茌”字如此独特,就不能不引发“莱阳梨”在“茌平”的种种联想。

莱阳梨的来源,有三种传说:一是清中叶刘禨移种说。年出版的《莱阳县志》记载:“茌梨,莱梨名驰南北,为果中上品者指此,相传邑人于茌平得来。”在莱阳照旺庄镇前发坊村,人们普遍传说,清朝乾隆年间,本村一位名叫刘禨的人在省布政司任布政参议,其自茌平县将茌梨移种到莱阳,言之切切,并有墓碑、家谱和布政参议的铜腰牌为证。

二是清初张凤采移种说。相传清朝初年,莱阳举人张凤采住茌平教谕,视学冯屯学校时,途径范庄梨园,品尝茌梨后,倍加赞赏,称为梨中上品,到他致仕(退休)还乡时,从茌平带了几株果农嫁接好的小梨树苗移植到他的家乡莱阳县。

年出版的《莱阳县志》记载,张凤采是海阳大嵩卫(今凤城,清朝雍正以前属莱阳)人,他“清顺治年举人,授茌平县教谕殚心训迪”,并特别说明莱阳梨相传于茌平而来之事。

聊城茌平区史志办给记者提供的《茌平县志》记载:茌梨,传统产品,因源于茌平,故名。冯屯镇范庄位于徒骇河东,四新河西,沙质土壤,水质甘甜,宜于梨树生长。清初,村东北有一梨园,梨子青绿色,长圆形,皮凹凸,布有黑点,两端细,以个大核小,肉白细嫩,甘甜如饴,风味独特而闻名,它与烟台苹果、肥城肥桃并称“北方三杰”。莱阳举人张凤采,清康熙年间任茌平县教谕,将茌梨移苗莱阳,面积越来越大,后培育成闻名的莱阳茌梨。

三是明万历年间任翀移种说。年,山东平原县有人称,该县《平原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曾有一位叫任翀的莱阳人在该县任过知县。平原县所产金香梨和茌梨是近亲,非常相似,于是有人认为,平原金香梨或茌梨由任翀传入莱阳。年,莱阳市政协主编的《莱阳历史文化溯源》一书中,作者首次将此说采编入书。

但遗憾的是,目前茌平栽种茌梨面积很少。截至年,茌平区现种植茌梨亩,其中洪屯聊城正园林业合作社有亩左右,菜屯林场有20亩。

“亩”种植面积是一个很低的数值,记者问询茌平本地人,往往说不出哪里还种植茌梨,甚至怀疑当地已经没有茌梨,而在莱阳,“莱阳梨”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5万亩,相较之下,记者一度产生“青出蓝而胜于蓝”的感慨,但后续采访又添新惑。

莱阳梨和茌平无关?

9月14日,记者采访到莱阳市原梨文化研究会会长丁信忠。丁信忠对莱阳梨发展历史了如指掌,目前已经退休,但丁信忠对莱阳梨仍一往情深,谈到莱阳梨如数家珍,他认为莱阳梨并非来自茌平,被称作茌梨是一种因讹传讹,对莱阳梨来自茌平的三个来源传说进行了否定。

丁信忠介绍,莱阳农学院自年开始考证莱阳梨的起源,年其果树栽培教研室发表的《山东梨树资源中存在一个“茌梨系”》一文中载,茌平县无茌梨记载,“目前只分布极少数与茌梨相似的梨,且树龄小,只有四、五十年”。年—年,莱阳农学院又成立莱阳梨研究专家组,重新考证莱阳梨的起源,历时四年,专家们专程赴鲁西、鲁南茌平等有梨树种植的县市进行调研,结果发现“茌平县历史上并无茌梨品种和茌梨的近亲品种,只有平原县有金香梨与莱阳梨属近亲品种,但晚于莱阳梨”。

最有力的证据是“树龄”。年,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的专家在莱阳发现了“梨树王”,并把梨树王的照片和简介登载在《中国果树志》。当年,中国果树研究所的几位工作人员来到莱阳,鉴定其树龄为年,并将其誉为全世界最古老的梨树。

“梨树王”的年龄是年,这就直接排除了清朝乾隆年间(—)刘禨将茌平的茌梨移种到莱阳的可能,因为乾隆年间到年只有年左右的时间。此外,莱阳还专门考证了刘禨的历史,证明其在任省布政司任职期间未到过茌平。

顺治年间张凤采移植说也不符合树龄。清朝顺治帝年入关,在位共十八年(年—年),即使从顺治帝在位的最后一年年算起,到年也才年,与年的树龄不符。因此,此说也被否。

三是明万历年间任翀移种说没有证据。明朝万历年间(年-年7月),距离年最少年,最多年,和年的“梨树王”树龄相比较,如果任翀在万历初年于平原任职,倒是“擦点边”。但莱阳梨研究会的工作人员查阅了康熙和民国两套《莱阳县志》及另一部莱阳历史人物志《莱阳世家科名录》,并到全市有“任”姓的村庄走访调查,未发现任翀的任何历史资料,也没有人听说有“任翀”其人;莱阳农学院还派人奔赴平原县专门调查,也无所获,再者平原县的金香梨远不如莱阳梨出现的年代久远。因此,明万历年间任翀移种说也不能成立。

丁信忠认为,莱阳梨多种起源说主要原因是在“茌梨”这个名字上,由“茌”而引出种种误传。莱阳梨为什么叫“茌梨”?经查,迄今为止,年出版的民国《莱阳县志》记载莱阳梨为“莱阳茌梨”不假,但这个说法此前未见记载,即在年之前的历史文献中,查不到“莱阳茌梨”这个表述。

莱阳梨研究会人员从获得的一份资料中得知,早在年,日本人恩田铁尼博士到莱阳考查莱阳梨并将莱阳梨移嫁到日本,他撰写的《果树栽培学》一书中称莱阳梨为“慈梨”,当时在日本国和其占领的我国东北地区的各类报刊上,皆称其引种的莱阳梨为“慈梨”,而非“茌梨”。后来,我国著名果树专家吴耕民先生考查后断言:“日本移嫁的慈梨就是莱阳的茌梨,‘茌梨’应该叫‘慈梨’”。

为进一步论证,丁信忠还讲了一件发生在年的“趣事”。当年,莱阳县县长韩逸生和黄崖底村党支部书记蒋日升一同到济南参加省人代会,见到了茌平县长。因为那时都叫莱阳梨为茌梨,韩逸生就说:我们的莱阳梨有来自茌平一说。结果茌平县长比较吃惊,说在当地没见到过这种梨。开会回来之后,莱阳县“慷慨”送给茌平0来棵梨树苗,茌平县将这些树苗种植在三个乡镇,结果这些树苗水土不服,陆续死去,活下来的很少。丁信忠认为,这个事例充分说明,莱阳梨并非原产茌平。

综上所述,当年的莱阳梨文化研究会认为,莱阳梨起源诸说不能自圆其说。莱阳梨是用莱阳本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杜梨树做母本嫁接培育而成的优良梨种,在莱阳繁衍了年以上,这就是莱阳梨的真正起源,只有在莱阳这块特有的厚沙土质中,才能造就这样独特的品质。

莱阳梨:“英雄”不问出处

对莱阳梨的“出处”,也有专家表示了审慎的态度。莱阳市果树站站长戴振建认为:莱阳梨在本地确实长期叫“茌梨”,同时也有“慈梨”的说法,应该说,目前莱阳梨的真正来源没有明确定论,是一件“无头公案”。

从语言学上说,Z、C、S是平舌音,ZH、CH、SH是卷舌音,在我国南方方言里——比山东的方言古老,很多地方C、CH不分。因此,“茌”和“慈”虽然字不同,但从语音上难以辨别不同;而且,“茌”作为地名,更有可能作为水果的名字。

还有,茌平处于鲁西平原上,曾受黄河改道冲决,现在茌平的水土不适应种植茌梨,但在黄河冲决之前,该地是不是曾经有过适宜种植茌梨的时候?

任何一个物种都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莱阳最古老的梨树通过年轮推算,可以推到年前,但“年前在哪里”,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问号——当然,这些并不影响今天莱阳梨的美誉。

正宗莱阳梨种植在一条沿着五龙河边南北蔓延的油沙地上,尤以河岸前后发坊、芦儿港、肖格庄、大小陶漳、前后照旺庄等村的质量为优。五龙河河岸的沙土有机质含量丰富,云母含量多,对树木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加上胶东半岛空气比较湿润,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梨的糖分积累,因此莱阳梨含糖量特别高,达百分之十六左右,比一般梨含糖量高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

如今,莱阳梨是莱阳人的一张致富名片。莱阳梨年总产量达10万吨,其中传统莱阳梨1.1万亩,产量2.2万吨,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中,莱阳梨品牌价值达到5.65亿元。莱阳也从单纯卖梨积极向精深加工转变,开发梨汁、梨膏、梨罐头、梨干、梨脯、止咳糖浆等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系列产品。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周学泽通讯员李梦郑兆富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