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罩头蚊帐类似的脑洞,汉代就已经有啦澎

                            

原创黑逗博物馆丨看展览

很多朋友之所以不喜欢夏天,除了炎热的气候以外,总被蚊子咬也是一大原因。像小编这种招蚊体质的人,杀虫剂蚊香花露水用多了,总觉得自己在长时间吸入毒气会变傻;如果穿长袖长裤物理防蚊,恐怕蚊子还没有被饿死,自己就先被热死了;用蚊帐,每晚睡觉之前还要仔细检查有没有掖好,有没有给蚊子留下可乘之机……

致力于研究各种防蚊产品的小编,最近在网上发现了一款奇葩的防蚊神器——罩头蚊帐。

这款蚊帐外形四四方方,其中一面有孔,刚好可以让脖子穿过,睡觉时戴在头上,而身体的其他部位有被子保护,正好可以完美防蚊。

只不过用上之后,造型着实有点emmmm……

实际上,这种造型的器物并不是现代设计师的原创,早在汉代就已经有人使用了,但当时,它不叫蚊帐,也不是用来防蚊虫的,而是有一个听起来颇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称谓——

温明

对温明的较早记载,见于《汉书霍光传》。

霍光作为汉代权臣,连皇帝都要惧他三分,去世的时候,汉宣帝和太后亲自到葬礼上吊唁,随葬品的阵容更是豪华气派:“赐金钱、缯絮、绣被百领……东园温明,皆如乘舆制度。”

为《汉书》做注的东汉学者服虔,还怕大家不明白“温明”一词是什么意思,贴心地解释道:温明,形状像一个方形的漆桶,有一面是不封闭的,上面用漆绘画纹饰,里面还放着铜镜,在入殓的时候盖在尸体上。

《汉书霍光传》中服虔对“东园温明”的注解

(台北图书馆藏明万历九年刊本《汉书评林》书影)

生活在东汉的服虔,可能觉得自己描述得已经足够详细了。然而他没想到,直到将近两千年后的今天,仍然有人在阅读他对《汉书》的注解,以了解汉代人的生活。而“温明”这个东西到底是什么,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争议。

有人认为,“温明”是“温明秘器”的简称,指最高等级的葬棺;有人认为,“温明”指的是汉代墓葬中时有出土的漆面罩;有人认为,“温明”可以泛指由东园制作的所有随葬用器……

要解答温明是什么,考古发现无疑是最有力的答案。而—年山东青岛土山屯墓群的发掘,则为破解“温明”之谜提供了直接证据。

01

土山屯墓群的M中,出土了一件镶嵌着琉璃片的“木盒子”,周围还有一些散落的零部件。组成木盒子的木板上写有编号,似乎暗示着组装的顺序。恰巧,墓葬中还出土了木牍“衣物疏”,上面记载了墓主人所有的随葬品。

M出土木牍衣物疏

将衣物疏中的记载与出土的随葬品对照之后,考古人员确认,衣物疏中记载的“玉温明”指的就是这件奇特的木盒子。

山东青岛土山屯墓群西汉墓M出土温明盝顶顶板及侧板

M出土温明复原图

近两千年之后,温明的真容终于以这样一种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此前在其他汉代墓葬中出土的同类型器物,之前多被称为“面罩”,现在或许也可以有更加准确的定名。

西汉中晚期素面铜柿蒂纹漆面罩扬州博物馆藏(图自《汉广陵国漆器》)

02

从出土的一系列温明来看,这种东西的主体材质以木胎为主,形状大致为不规则的方盒,丧葬的时候放在棺内,将墓主的头部完全罩住。

温明的内部一般附有铜镜,镜面向内。温明内外常见髹漆,表面镶嵌玉或琉璃,装饰神兽纹、云气纹、羽人等纹饰。

扬州平山雷塘26号西汉墓出土漆木面罩头板,图自《汉广陵国漆器》

而大家更为好奇的可能是:汉代人在丧葬的时候,为什么要盖一个这种东西在墓主的头上呢?据学者们推测,原因可能有三个:

第一,人死亡以后遮住面部的传统古已有之,既是防止生人见到死者面容之后产生恐惧、厌恶等情绪,也代表斯人已逝,以求死者安息。

第二,目前所见出土温明(或称漆木面罩)的墓葬中,墓主的棺材大多没有彩绘和其他装饰,十分朴素,而温明却有华丽的纹样,并镶玉、镶琉璃等装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温明可能是对棺材的一种补充,类似于一个缩小版的华丽漆棺。

青岛土山屯墓群M出土温明侧板

第三,模拟汉代人心目中的天界,保护死者灵魂并引导其出入、升天。漆木“面罩”顶部、内部经常镶嵌玉璧,并彩绘四神、云气等图案。《周礼》中有“以苍璧礼天”一说,玉璧的出现或许体现了对天的崇拜和向往。而四神、云气等纹饰,也体现了汉代人对天界的想象。

西汉玉璧海昏侯墓出土(图自《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

由于意识出于头脑,而头部的口鼻又是呼吸之所,汉代人普遍认为灵魂存在于头部,通过口鼻出入身体。这样一来,以模仿天界的温明盖住头部,还在温明上开孔洞,目的就很明显了:在于保护灵魂并引导其出入、升天。

青岛土山屯M出土的温明,在头颈部的开口两侧还放置了伏羲女娲木俑,用来护卫、引导死者的含义更是昭然若揭。

土山屯M出土伏羲、女娲木俑

以温明为代表的、制作如此成熟的一套丧葬器物,却在东汉初年后逐渐消失。究其原因,或与墓葬形制和丧葬文化转变有关。

由木椁、漆棺、温明和配套木俑所构成的空间,在进入东汉之后逐渐被砖石墓和石室墓所构成的象生空间所取代,漆木温明的重要性也逐渐下降,最终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参考资料: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黄岛区博物馆《山东青岛土山屯墓群四号封土与墓葬的发掘》,《考古学报》年第3期(本文图片如无特殊说明,均引自此文)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昌市博物馆、南昌市新建区博物馆《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考古》年第7期

李祖敏《汉代温明的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焦阳《再论汉代的漆木“面罩”》,《考古》年第5期

扬州博物馆编《汉广陵国漆器》,文物出版社

文博/历史/文化/展讯/馆舍推荐

后台回复关键词“投稿”

可查看约稿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