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山东菏泽曹州耿饼传说

                            

菏泽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有一著名特产,名为“曹州耿饼”,誉满天下。

说起“曹州耿饼”的来历,《菏泽县志》上有记载:“柿出耿氏园(今菏泽耿庄村)者佳,曰耿饼”。耿庄所产柿子,顶平似镜,俗称“镜面柿”,橙红色,肉质松脆,汁多味甜。农历九月初下树,经削皮、席保、照晒,历时半月制成柿饼。这种柿饼放在碗中用滚开水冲烫,或放在火炉上烘烤,可涨大回复柿子原大。其肉厚细软,色泽橙黄透明,味道醇甜。耿饼的副产品柿霜,俗称“自来霜”,味道甘美,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曾为贡品,专称“贡霜”,“其白如雪,其细若丹,其甜若蜜”。口腔、喉咙、唇舌、牙龈有病,只用少许,药到病除。

耿庄村自明清时期就栽植了大片柿林,曾有文记载“出城(曹州城)二十五里不见天”。相传,吴王四年(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建元洪武,封马氏为皇后,册封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并相继封次子朱赖为秦王,三子朱枫为晋王,四子朱棣为燕王,五子朱柿为周王,六子朱权为宁王等二十四个儿子为藩王。各亲兵拥兵一万六千人,统辖各地,以巩固明王朝统治地位。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太祖朱元璋驾崩,皇太孙朱允汶登基继位,改元建文。当时朱允汶感到诸位藩王势力太大,又以叔叔自居,根本没有把自己这位年轻的皇帝看在眼里,尤其燕王朱棣,早就在暗中喽啰异人术士,招兵买马,蓄意夺取皇位,直接威胁着朱允汶的统治地位。朱允汶登基后,便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商议决定拟旨,以太祖遗旨名义削藩。自建文元年二月至五月,先后借故削藩废了周、齐、代、眠等五位藩王。朱棣眼看就要遭此厄运,同年七月他先发制人,指着齐泰、黄子澄为奸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举兵“靖难”。建文皇帝便将朱棣废为庶人,并连发大兵征剿。于是乎,燕王与皇太孙争夺皇位之战此起彼伏。

一次,燕王朱棣决定渡河南征,谁知消息走漏。皇太孙朱允汶得知消息,亲自带兵埋伏在山东黄河口。燕王朱棣刚过黄河就被伏兵包围。朱棣在黄河口厮杀一天一夜,最后率领百十人冲出包围圈,落荒而逃。当朱棣残兵逃到一片遮天蔽日的树林时,饥渴难耐,再也支持不住了,瘫在地上休息。

当时正值九月天,柿子成熟的季节,地上到处都是熟透了的鲜红柿子。慌不择食的将士,也顾不了许多,趴在地上就喝起了甜润的柿子汁液,喝了这摊喝那摊,吃了这颗吃那颗,越吃越上瘾,有的甚至去摘树上的熟柿子。修整之后,士气大增,朱棣认为“天不绝朱棣,定有复出之时”。随之踏上征途迂回驻地,励精图治,苦练精兵。经过一次次的密谋筹划,以逐渐掠去北平许多重镇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历经三年奋战,终于夺取天下,于明成祖建文四年(年)七月即位称帝,改年号“永乐”。从应天迁都到大都,该大都为“北京”,统治天下二十一年。

一次,金銮殿文武百官谈起“兵败黄河口,救命柿子林”,之事,朱棣不禁想起柿子的美味,希望能吃上几颗柿子解解馋,便派钦差到曹州府的耿庄要柿子进贡。当时快到春季了,冰天雪地的哪来新鲜的柿子?耿氏先人没有办法,只好让钦差把带着白霜的柿饼进贡皇上。

钦差回到北京,把柿饼献给永乐皇帝。永乐皇帝一看这不是当年又红又亮的柿子,而是扁扁的上面又有一层白面的东西,便没有了食欲,让内侍送到御膳房处理。这时御厨正准备晚宴,恰好缺少一道甜食,看见柿饼上有一层白面,便灵机一动,就想用开水洗掉白面,不就行了。这时奇迹出现了:被开水一烫的柿饼,顿时水灵了起来,白面也不见了,变成了一只熟透了的柿子,晶莹剔透,让人垂涎欲滴。餐桌上永乐皇帝大喜“朕地救命柿子,又回来了”,随即赐名:“曹州耿饼”,并下了一道圣旨:要曹州府耿庄村年年进贡“曹州耿饼”。从此“曹州耿饼”誉满神州大地。村民也年年选择最大、最好、最甜的“曹州耿饼”进贡皇上。

耿庄是贡品柿饼的原产地。该村种植柿树历史悠久,历史上曾呈现“出城进柿林,二十五里不见天”的景象。老百姓把熟了的柿子摘下来去皮晾晒上十天半月,便成了柿子饼。因这柿子饼出在耿庄,所以当地群众通称做“耿饼”。耿饼橙黄、适亮,肉质松软,自缢豆瓣霜,甜味浓郁,醇香,油炸后香甜可口,是高级糟糕点所不及的美味佳品。斤耿饼能提炼出一斤柿霜,营养价值极高。含有果露醇,果糖、葡萄糖、还原糖、有机酸、花白戒、黄铜戒、微生素C成份。据《本草纲目》记载和现在医学研究分析,药理实验,临床试用证明,大量食用柿霜有降心火、胃火、凉血、生津化痰等功效。

作者:马学民

原标题:《这就是山东菏泽

曹州耿饼传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