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是一种日常器具和工艺美术品,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制成。
新疆若羌县楼兰孤台墓地曾出土一个东汉年间的漆器盖。它由木胎制成,橘黄色漆器盖上勾勒黑色成组连续的半圆形云气纹,漆盖上原有桥形的小耳,已脱落,但耳底部的黑色柿蒂纹完好如初。
漆器盖(东汉;若羌县楼兰孤台墓地出土)。图片来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虽然这个漆器盖距今已有近年的历史,但仍然光彩夺目。汉代云气纹由春秋战国时期的卷云纹演变而来,云气纹在汉代广泛流行。
这个漆器盖上的云气纹飞舞的线条在笔追墨赶的动态变化中于圆盖里取得和谐统一,凝聚在上面的力道好似无声之音,弹奏出创作者内心的朝气。色彩张扬的橙色,冷静沉着的黑色,与跳跃鲜明的黄色结合,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反差,显得活泼、灵动。云气纹仿佛在自由游走,给人一种乘云升仙之感。盖顶中央的柿蒂纹巧妙的装饰,是取花(华)盖之意。整个盖面的云气纹与柿蒂纹相互结合,形成了中心为花形纹、天圆地方、通连四面的图式,这充分展示了汉代漆器的特色。这件漆器的出土说明当地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当时已经比较频繁。
年,洛浦县山普拉5号墓出土了一枚精美的汉代漆篦。篦子,梳发用具,中间有梁儿,两侧有密齿。
漆篦(汉代;洛浦县山普拉5号墓地出土)。图片来源:《新疆历史文明集萃》第页
该漆篦高9厘米,宽7.4厘米。这枚漆篦上端为半圆形柄,齿61根,排列均匀,密而不繁,制作非常考究。漆篦两面的图案各不相同,都以黑漆为底,一面饰有红、黄、绿色的云气纹;另一面绘有联珠组成的方格纹,方格内添画4个一组的实心圆。漆篦造型美观,显得精巧华美,是典型的汉代器物。其造型和装饰风格,与楚文化的漆器相似,很可能是中原地区传入的物品。
年,民丰县尼雅遗址1号墓地出土了一件汉晋时期的漆奁。
漆奁(汉晋;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图片来源:《大漠文明丝路遗韵——新疆出土文物精粹》第88页
该漆奁底径14厘米、高13.5厘米,木制,整体完整,但表面稍有磨损。其内壁饰有红漆,外壁涂黑漆。奁是古代盛放梳妆用品的盒子,出土时内有铜镜、镜袋、小香囊、线轴等。
“奁”字也常用于指代女子陪嫁之物,如陪嫁的田产被称为奁田,财物称为奁币、奁资,嫁妆称为奁具、奁箱等。
考古发现,早在战国时期中原漆器就已传入新疆,丝绸之路开通之后,随着丝路贸易的繁盛,产自中原的丝织品、漆器等大量传入这里,从尼雅遗址发现的漆奁也进一步证明了这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张紫琪)
-End-
编辑:阿林
审核:张琳丽
监审:司元勋
新疆是个好地方
文物新疆
石染典过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