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 柿栽培 >> 后焦家坞村的红色柿业

后焦家坞村的红色柿业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41127/4525518.html
年7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全国第七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北京市共有八个村上榜,密云区巨各庄镇后焦家坞村以原味西红柿产业成为入选村。五年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大力发展原味西红柿产业,不仅因地制宜让致富路越走越宽,还让这里成为旅游采摘网红打卡地,一条乡村振兴的红色“柿”业之路越走越宽广。红色“柿”业在后焦家坞乡情村史馆,有一组村庄今昔对比的照片无声地诉说着村庄的前世今生。村党支部书记于海江指着照片说:“以前村里低矮破旧的瓦房,村道也是坑坑洼洼,村土地虽然不少,但发展传统农业很难,百姓生活条件艰苦,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的基本上是空巢老人和妇女儿童。”面对“空壳村”,村干部和村民感到无可奈何,如何才能找到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振兴之路,后焦家坞村陷入了长久的摸索。穷则思变。改变始于年,村里建起了多栋农业设施大棚,农业产业发展开始起步,村民们主要种植西红柿、黄瓜、生菜、油桃等果蔬,经济效益一般。主要因为种植户种植品种不一,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再加上种植户“单打独斗”,在信息时代仅靠传统农业种植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市场需求。如何将土地的潜力、人的潜力发挥到最大?如何将农民的智慧和巧思发挥到极致,把地种出“花”来,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这是急需破解的课题。年,转机出现。在村党支部积极努力下,密云区委统战部牵线,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员会在后焦家坞设施园区建立了科技助农基地,助力发展特色产业,帮助村里引进果蔬新品种——原味西红柿,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蒋教授亲自挂帅全程进行技术指导。原味西红柿在种植过程中使用农家肥、有机肥和生物菌肥,同时使用进口雄蜂授粉,保证了番茄的绿色种植,提高了果品品质。随后,村里引进了汉姆九号”“原味一号”西红柿品种,逐步实现西红柿品种多样化,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群。这里出产的西红柿既可以当菜,也可以当水果,成为市民首选的上好佳果,短短几年间,原味西红柿的价格卖到每斤三十元,仍旧供不应求,尤其是西红柿多在春节期间成熟,价格更是节节攀升,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后焦家坞村的红色“柿”业虽然还没有完全分娩出来,但前景却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这喷薄而出的生命,为种植户带来了丰硕的回报。后焦家坞村迅速成为京郊闻名的原味西红柿专业村,年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后焦家坞村的红色“柿”业方兴未艾。阳光非常温暖,但光芒下却仍有还将要跋涉的泥泞。产业兴旺年初,一场肆虐的新冠疫情,让犁下有深土的华夏民族,开始感到深深的焦虑与不安,诺大的市场面对空无的消费者。这也让后焦家坞村久已畅销的原味西红柿唱起了“空城计”。那时的村农业设施园内,是怎样一副情景呢?用时任村党支部书记于士富的话说:几乎满地都是熟透落地的西红柿,因为疫情到来,没有采摘顾客上门,原来的供销链条也大多断裂,大多数种植户的果品销不出去,部分人已无心再认真经营下去,有相当一部分人情绪低落,大家都在怨天怨地。困境本身是无声的,受困着总是沉默而木讷,他们宁愿面壁而泣,而不愿呼天抢地。这就需要有良心的智识者为其鼓与呼,更需要察民情体民意的领导去关爱、指导,率领大家走出困境。面对种植户们热切期盼的眼光,以老书记于士富为首的村两委干部由衷地感到了一种责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村两委干部共同努力下,市、区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多次到村了解情况,多次和果农进行座谈,和镇、村干部一起出主意、想办法,共同研究解决方案。市区涉农部门、第一视频集团党委、中关村联合党委等单位也开始了大力的帮扶工作,网红线上带货直播立即开启,迅速帮助拓宽销路,第一视频集团还表示将持续帮助推广该村的西红柿;与此同时,村党支部积极鼓励果农利用微商扩大宣传,积极开展自销。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把种植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大家好!这里是密云区巨各庄镇的后焦家坞村,这个村种植的‘原味一号’西红柿口感独特、汁多味美,维生素C和矿物质含量比普通西红柿要高出几倍……”在后焦家坞村的日光大棚里,来自第一视频商城的电商负责人正在进行网红线上直播带货,现场以优惠的价格把新鲜农副产品推介到千家万户,从而实现从产品供应到直播下单的无缝对接。“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一定得利用好网络营销的手段,这也是咱们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看到每天销售余斤的成绩单,连日来因果品滞销而忧心忡忡的党支部书记于士富暂时缓了一口气。通过不懈努力外加多种措施,仅仅一个月,全村便累计解决滞销西红柿13万斤,把果农的损失降到了最低。这种营销战略,不仅没有冲击了后焦家坞西红柿知名品牌,而且越卖越好,销售价格已达到了疫情前的水平。滞销情况一扫而空。村党支部书记老于曾这样概括经营理念的八字方针:两头在外,中间在内。中间指的就是种植户的生产。两头指的是前头的科研和后头的市场。他清楚地看到,对于原味西红柿产业来说,要想发展,一是不能缺少“前头”的科研力量,缺少了这一项,就会最终失去市场。说白了,今天你的西红柿品质再好,如果找不到“科研”来更新产品,这条路必死无疑。二是如果不拓宽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你生产投入再多,都是糟蹋。好舵手要会用八面来风,村两委干部心里装着产业发展升级这盘大棋。蚌里蕴含了沙粒,化为珍珠的日子就值得期待。很快,北京潼玉农产品供销合作社被引进村里,这是专门销售农产品的电商企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年入户社员便有56户,营销收益较之传统销售模式时期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依托密云生态和“密云农业”品牌优势,很快,企业又注册了“密之蓝天”商标。在区各涉农部门的大力扶持下,社员发展到户,拥有蔬菜大棚栋,露天地亩。通过“合作社+互联网+农户+文化”四位一体模式优化了营销渠道,客户群从北京市区逐渐扩展到天津、廊坊、承德等地,社员的收益也是节节攀高。经过合作社几年的耕耘,到年底,电商销售平台固定客户达8.5万余人,客户满意度99.9%,复购率在85%以上。销售额从年的1万元增长到年的万元,直接带动后焦家坞村及周边余户种植户,户均增收元。为了提高菜农收入,他们还实行了“盈余分配”制度,按交易量,从合作社的盈余中拿出资金返还农户,两年来累计返还资金68.2万元,农户们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由此,后焦家坞村的红色“柿”业终得大放异彩。蝶变密码不到十年时间,后焦家坞村西红柿种植户的人均收入差不多翻了10倍,一幅农业强、农村美、村民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蝶变的密码是什么?一是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作为“头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在后焦家坞村落地生根。后焦家坞村是个中等村,党员并不多,村党支部通过村两委包片、党员包户与群众建立联系,以此了解群众的建议、需求。与此同时,村党员干部通过“密云先锋”行动,在发展乡村经济、为民服务办实事等各方面创先争优,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就拿老书记于士富来说,年疫情初起时,为了能集中销售,让滞销的果品尽快出手,老于可是费尽了心思。由于种植户分户经营,家家都有自己的“小九九”,在暂时降价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老于不停地走家串户,给大家讲道理。他说:头戴三尺帽,不怕砍三刀。我们原来的价格不低,即使砍下三刀我们也赔不了多少,大家要有长远眼光。现在是非常时期,只要保住了我们的品牌,过了这一时段,我们的好日子还会回来......苦口的良言终于让多数种植户们开窍了,这些意味深长的话语加强了种植户们的团结,给了大家信心和力量。新任书记于海江也是如此,上任伊始,他就积极为种植户们到区级部门跑低价有机肥,积极联系大棚设施加固项目,积极争取新大棚建设项目......村里发展西红柿产业,就是得益于村两委干部们率先垂范,正是在全村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后焦家坞村的红色“柿”业才得以蓬勃发展。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走“合作社+互联网+农户+文化”的融合创新模式。后焦家坞村以现有农业设施大棚资源为依托,发展原味西红柿产业,特别是年,村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全国一村一品专业村”后,西红柿产业如日中天,极大地解决了本村群众就业问题;引进龙头企业,发展电商产业,形成了“合作社+互联网+农户+文化”四位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与此同时,村里借机大力发展采摘业,结合村北的“密马花海公园”、村南新建的健身公园,推出“休闲+采摘”“观光+体验”等精品旅游体验项目,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住宿,吃农家饭、买农产品,推动田园变公园、劳作变体验,有效地改变了之销售西红柿的单一格局,初步形成了全域旅游新格局。三是发展壮大农村党员队伍,吸纳年轻有为、文化水平高、带动致富能力强的人到党员队伍中来。后焦家坞村党员年龄老化现象较为突出,村党支部加大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特别是能带动村民的致富能手,比较典型的有王晓云,虽然是普通村民,但她却依托“互联网+农业”,成为村里西红柿销售大户,年收入20万元,曾被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评为“新型职业农民科技之星”,村党支部发展王晓云为预备党员,使其成为带动村民致富的带头人。还有村民李柏生,他一家五口人,种植14个设施农业大棚,年收入实现余万元,以科技引领农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小而精”的家庭农场经营模式让种植户李柏生真正实现“土里刨金”。镇、村积极向市、区推荐李柏生,宣传其致富的事迹,使其成为全区致富带头标兵。有王晓云、李柏生这样的榜样带动,为后焦家坞村打造乡村振兴提供了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红色“柿”业之路越走越宽。如同一朵花儿,开始只是蓓蕾,经历光照和雨露,才会仰天而歌、拔蕊怒放。祝后焦家坞村的红色“柿”业越来越红火。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