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吴经提梁壶

明嘉靖十二年(年),吴经提梁壶(柿蒂纹提梁壶)

通高17.7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7.1厘米。

提梁把,珠钮,平盖,短颈,丰肩,弯流,球腹,下腹稍敛,卧足,平底,无款。单就造型与结构而言,此壶形制近乎完美,与其尚称原始的制作工艺极不相乘。

壶的胎质近似缸胎,砂质较细。壶表刷胎浆水,烧成后呈不均匀的肝红色,无光感。表面有明显的飞釉泪痕,说明当时烧制紫砂器皿尚未另装匣钵。

壶的肩部捏接一倭角海棠形提梁执把,提梁后部内侧有一圈形小系,可系壶绳。宝葫芦形壶钮由钮珠、钮颈和钮座组成,凹凸有致,曲线优美,钮颈可系壶绳。圆片状平盖,盖面无气孔,盖内无子口,仅贴十字交叉的方形泥条以起固定壶盖的作用。

壶流外壁一周有明显的棱状刮痕,流的根部与壶身相接处贴四瓣柿蒂纹形泥片,起到加强和装饰的双重作用,壶流与壶身相接采用了打孔插入塞泥的铆接法。

壶内壁呈瓦灰色,是胎质本色。内壁腹部中间横向有一圈接痕,而壶底无接缝,说明壶身是采用木模分段成型,然后再上下两段拼接而成。

此壶因烧制时未用匣钵受火不均,壶身的一侧呈应有的肝红色,另一侧因火力较逊而近灰白色。中间部分与提梁和壶嘴上缘由于过火而濒于气泡临界,提梁也因受火不均而微有偏扭状,但尚称端正。

年江苏省南京市马家山明嘉靖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同时出土有各类陶瓷罐、瓶、炉、碟、盅及二百余件陶俑。此壶是我国到目前为止有绝对纪年可考最早的一件紫砂器。

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馆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