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公元年,宋朝都城汴京人民安居乐业,街上车水马龙,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这里的人们生活安定,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多国贸易和航海贸易的发展使得海外和周边国家的文化和特产在宋朝境内开始广泛流行。
其中水果的繁荣便是这繁华盛世的一块小小缩影。那么在现代社会人们能随时随地吃到的水果里,经济繁荣的宋朝都城汴梁居民又能接触到哪些呢?
宋朝的繁荣今天就让我们通过宋词和大量古代文献,来了解一下宋人能接触到的水果以及由来。
一、丰富多样的水果种类
宋朝时的水果资源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匮乏,依据考古发掘所统计的数据,宋朝的桃子有30多种,梅子,杏子,李子,石榴,林檎(苹果),木瓜,等等也都有十余种,甚至有些果种到如今已经失去踪影。
在南方的沿海地区果农们多种植甘蔗、芭蕉、樱桃、葡萄、荔枝等光照和雨水需求较高的水果。
在孟元公的《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市井中饮食气象:梨条、枣圈、桃圈、红嘉庆子煎西京雨梨、……每到逢年过节大街小巷,勾栏瓦肆都是小商小贩的叫卖吆喝声,只要百文余钱便可买到份加工好的果品。
东京梦华录这个时候的饮食种类之多甚至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煎炸蒸煮不一而全让人叹为观止,丝毫不比现代社会的夜市差。
二、宋史记载中的水果
葡萄宋人不但将葡萄当做食用的鲜食水果,还用葡萄来酿酒。
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说道:“葡萄,生长在陇西平原,敦煌山谷。在河东以及汴梁周围都有,藤蔓极长,茂盛的一两株就能绵延整个山谷……都在七八月成熟,汁液可以用来酿酒”。
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葡萄在宋朝汴京人眼中并不稀奇,甚至算的上常见,因为这是生长在汴梁周围的水果。
紫葡萄这种寻常而又鲜美的味道,对于宋朝开封市民来说,算不上珍馐,比不上那些外来的水果。风靡在汴京的水果,葡萄并不在此列,而是让位给桃子、柑橘、荔枝这些来自南方的稀有物种。
桃子宋朝的桃子,种类繁多,数不胜数。品种的健全让人们多了《嘉泰会稽志》中有记载,“桃子品类繁多,金桃、御桃、摆核、十月桃、早绯红桃等等多达三十余种,数都数不完。”许多选择,
宋朝人日常的生活可能比我们现在还要丰富,虽然从南方运来的水果弥足珍贵。凝聚了辛勤劳动和风霜的水果,只能到达少数人的手中。
这并不妨碍生活在北宋都城的市民享受生活,甚至有很多品种的水果在开封倍为推崇。
柑橘宋代柑橘的品种更丰富,丰富到有人专门为它著书立说。
宋人韩彦直著有《橘录》,将橘子分成柑、橘、橙三个种类,每个类别下面又分别有多个品种:“橘子出于温郡,种类最多。柑是橘子的变种,柑自己有八种;橘子有十四种;橙子类似于橘子,又分为五种。总共有二十七种。”
柑橘其中,“乳柑是其中最好的”,乳柑里面又以“推泥山”为最好。泥山产出的柑,“大小不超过七寸,果皮薄,味道甜,果皮不粘在果肉上,吃起来没有残渣,一颗果实才一两个果核,甚至有没有果核的”。
泥山就是现如今的温州宜山镇,乳柑历经千年变成了现如今的温州蜜桔,在各个超市果摊随处可见。
可是在当时的汴京城乳柑确是名副其实的果中贵族,一颗便要一二千钱。不少的士大夫都消受不起,只能等皇帝赏赐。
据说北宋皇帝每年正月十五都要驾临端门,将温州贡柑分赐给文武大臣,谓之传柑。由此可见乳柑地位之高。而普通的劳动群众或许只能享用一些普通的柑橘。
荔枝荔枝是不折不扣的贵族水果。依据蔡襄所编撰的《荔枝谱》,福建地区的农户种植的荔枝品种多达三四十种。
其中最好叫“陈紫”,是闽中特产:“兴化军有一种风俗,在院子里和池塘边种植荔枝树。在荔枝成熟的时候,虽然有其他果实,也不在意。尤其看重陈紫。”。
陈紫荔枝的特点是,“果树成熟晚,果实大而圆,可以长到五分大小,香味清新能飘到很远的地方;色泽鲜艳发紫,果壳又光滑又薄,果肉丰润似白玉,果衣鲜红如同桃花,果核像丁香籽,果实水分充足,它的味道甚至不足以用言语表达。”
荔枝在福建,莆田等地陈紫是每个荔枝农的首选果种,甚至被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引种。
陈紫培育到如今也无甚变化,由此可见陈紫的美味以至于历经千年也无法更进一步。由于荔枝不耐储藏。
除了产地外,其他地区的宋人可能终其一生也见不到荔枝一面,但这不妨碍荔枝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了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水果还有苹果,无花果,山楂,石榴等等。它们经由果农之手培育长大,历经风霜。
再由商人送到每一个需要它的人手里。这些人或许是挥斥方遒的王侯将相,或许是贫穷困苦的普通工人,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水果入口时的那一丝甘甜,以及那甜味带来幸福感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三、水果种类繁多的原因
一、大量荒地的开垦增加了耕地面积宋朝成功的小农经济转型,中国古代经济构成主要以农、工、商为主,而农业占到了绝大半,工、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宋朝农民宋朝之后,统治者在政策上扶持农民。打压地主富户,农民干的多,得到的就多,使得农民对于生活充满奔头。
大面积的烧荒开垦运动,使得宋朝的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宋朝初期,到天禧五年土地面积几乎翻了一番。水利工程的修建和生产工具的升级改造,使得农业发展迅速,产量增高,粮食越来越多。
粮食的增加使得农民都能安居乐业,从至道2年(年),全国有万户,到皇佑5年(年),全国共有万户,人口增长迅猛。
大量的人口开始离开土地进入城市,制作一些纺织品出售,或者做起了小买卖。丰沛的粮食,再加上不断发展的工商业,为大宋的经济繁荣打下了良好的根基。
粮食充足,经济繁荣,催生了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而食糖的稀缺促使人们对另一样带有甜味的东西展开疯狂追求,水果。
果树嫁接大量的原始山林被开发出来种植果树,大量的嫁接,育苗技术几乎是井喷式发展起来,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一条完整的水果产业链就这么形成了。
二、海上贸易的繁荣带来了多样的植物种子还有一样东西给水果带来了新的生机,那就是海上贸易。
指南针的发明推动了航海技术的发展,而到了宋朝时大运河的开凿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使得宋朝的航海技术空前发达远超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朝廷在尝到了海上贸易的好处后更是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海上贸易发展的政策。
年,宋朝在前朝市舶司制度的基础上,在广州和杭州分别设立市舶司。掌管岭南及两浙各地对外海上贸易等事务。后来又在明州泉州和密州板桥镇(山东胶县)设立市舶司。
繁荣的海上贸易带来了许多遥远国度的饮食文化以及特产作物,在《诸蕃志》中记载了由东到西,远及地中海东岸之间亚欧诸国的风土物产、经济政治等等方面的东西。
三、种植技术发展带来的高品质果树各种各样的人种和饮食文化流入大宋,荡起层层涟漪,同时带来了丰富多样的作物种子。
在农民高超的种植技术下,它们被驯服,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上,成为了大宋农民的致富手段以及食粮。
果树嫁接据史书记载宋人能够熟练地运用嫁接的手法来驯化果树。
嫁接可以培育出无核的水果品种:“果实经过数次嫁接的,果核变小,但它的种子无法生长。……柿子嫁接三次到,就没有核了”;“枇杷需要嫁接,才是好果实。一次嫁接,果核小如丁香荔枝,再接,就没有果核了”。
宋朝居民还发现嫁接可以改良水果的品质:“梅树和桃树嫁接会变脆,桃树和杏树嫁接果实会变大”;“胡桃和柳树”;梨树和枣树,”等等。宋人详细记录了嫁接方法以及成果,并流传至今。
宋朝时期的柑橘多达二三十个品种,各有千秋。为了适应四季变化,有秋天成熟的,有冬天采摘的,也有待到来年春天才能采摘的。所以宋人即使在寒冷的早春季节也能够吃上新鲜的柑橘。
总结:
宋朝独特的经济文化环境,带来了相对和平的局势以及繁荣的商业贸易。重农抑商的政策使得大量荒地被开垦,粮食富足,人口激增。
人民安居乐业,手有余钱,促使了百姓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而繁荣的贸易与航运带来的诸多国家的水果种子及饮食文化,与宋朝本土文化相交融。
成熟的育苗以及嫁接技术使得水果越来越能满足人的要求,又促使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研究宋朝都城人们可以见到的水果,可以让我们充分了解到宋朝当时的社会情况,了解宋朝都城市民生活,同样也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
《嘉泰会稽志》
《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洛阳花木记》
《荔枝谱》
《东京梦华录》
《宋代海外贸易》
《宋元时代泉州港的香花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