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鉴定必须要上的课瓷器的胎釉到底是怎么

瓷器收藏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实践的过程。看了很多收藏朋友的藏品,多数人惨不忍睹。玩到真货的人很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形呢?还是因为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不懂瓷器鉴定的基本常识。为此,给大家做个科普,通过几篇文章,从原料,工艺,烧成三大方面讲解古代瓷器烧制工艺。这是第一篇,主要讲原料中的胎和釉。老藏家也可以认真读一读,补补课。本文配图,均为博物馆藏瓷器文物珍品。

瓷器的胎土

就瓷器鉴定而言,胎为骨,釉是衣。瓷器,就是以瓷土为胎,施釉前后彩绘或不加彩绘生产而成的。所以,对于瓷器鉴定而言,胎是极为关键的一部分。

行话云:远看型,近看花,拿到手里看底下。这个看底下,主要看的就是瓷器底部露胎部分的胎骨,款识倒是次要的。

宋瓷的胎土非常复杂,除了江西饶州窑,也就是景德镇窑,是以瓷石为胎外,其他地方窑口都有自己的特色胎土。

南宋官窑和龙泉黑胎青瓷多以紫金土为胎。北方的瓷窑,流行一种名为矸子土的原料。定窑使用的就是矸子土,而陕西铜川耀州窑的瓷土叫做坩子土。磁州窑采用的土名为大青土。其他窑口都是当地特色的黏土,在此不多赘述。我们主要要掌握元明清三代景德镇瓷器的胎土配方和生产工艺。

入门了的朋友,都知道“二元配方”的说法。这个二元配方,指的就是元明清三代景德镇瓷器窑口的胎采用的是瓷石和高岭土两种原料混合而成。

其实,在陶瓷生产工艺上,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二元配方的瓷胎,据杭州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此时南宋时期,官窑已经采用了瓷石加紫金土二元配方制胎的工艺。窑址附近还发现紫金土和瓷石的伴生矿,说明最早的二元配方法制胎,可能是出自一种天然原料。

景德镇瓷器,从元末发明二元配方以来,后来大量时间都是采用“瓷石+高岭土”的二元配方。那么,什么是瓷石,什么是高岭土呢?为什么景德镇烧瓷直到今天还要采用这种二元配方呢?这些问题对于瓷器收藏和研究者就极为重要了。

所谓瓷土,其实指的是各种可以制瓷的原料。

所谓瓷石,是一种含有石英,绢云母的岩石类矿物,颜色一般为白中微闪黄,绿,灰,红等色,南方所产的瓷器在元代之前多为瓷石类矿物。

瓷石经过开采,选矿,粉碎,淘洗,陈腐等工艺,在景德镇附近被制作成一种白色的砖块类物质,这种物质被直接用来制作瓷器的胎,名为“不子”,读音为“敦子”。这种材料宋代景德镇青白瓷就直接用来制作瓷器,到了元末,景德镇陶工开始在瓷器里面加入含高岭土成分比较高的一种麻仓土制作,形成了瓷器的二元配方。

所谓麻仓土,目前学术界对其属于瓷石类矿物还是高岭土类矿物有比较大的争议。由于历史文献记载,在明末万历中期,麻仓土已经挖掘干净,改用了高岭土。所以,一般认为,麻仓土应该是和高岭土成分比较接近的一种矿物。由于麻仓土已经完全绝迹,所以麻仓土的成分至今成了一个悬案。你只需要知道元末到明万历十年之前,景德镇官窑都使用麻仓土就可以。

所谓高岭土,指的是原产于江西浮梁县东乡高岭村的一种瓷土,国际上通用名为Gaolin,指的是一种富含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最早在清康熙二十一年的《浮梁县志》上就有记载,颜色为白色且细腻,又称白云土,观音土。古代灾荒年代,南方灾民就有食用观音土果腹的。

高岭土类矿物的主要成分是高岭石。其晶体化学式为2SiO2●Al2O3●2H2O,读为二水合硅酸铝。瓷器釉中的气泡,部分就是因为高温化学反应造成高岭土结晶中水分子的溢出而形成的。其理论化学组成为46.54%的SiO2,39.5%的Al2O3,13.96%的H2O。

由于高岭土中含有比瓷石矿物中比例高得多的三氧化二铝成分,所以高岭土的熔点极高,达到了摄氏度,加入高岭土制胎后,可以大幅度提高单纯瓷石制胎的耐火温度,使得景德镇瓷器的烧制温度从宋代的度左右提高到了元明时期的度左右,到了清雍正时期甚至达到了度左右。瓷器烧制温度的提高,使得真正的硬质瓷出现,是瓷器生产工艺上的伟大进步。

可以说,就是因为景德镇在元末发明了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法,大幅度的提高了瓷器的烧成温度,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硬质瓷,才奠定了明清时期景德镇瓷都的地位。

瓷器的釉

说完瓷器的胎,说说瓷器的釉。

瓷釉(ceramicglaze)又称陶瓷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状薄层。瓷器制成胎体后,均要施釉,釉浆通常采用天然矿物原料(如长石、方解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料,经细磨制成。

瓷器的釉种类很多。按制备方法分类主要有生料釉、熔块釉、熔盐釉、土釉等。其中的生料釉主要有石灰釉,石灰碱釉,常是釉,低温铅釉等,和我们的古陶瓷生产工艺有关。土釉则是宋元古瓷各地窑厂采用当地黏土配水制成的,其他的熔块釉,熔盐釉和古瓷生产工艺关系不大,可略过。

按外观,瓷釉可分为透明釉、乳浊釉、颜色釉、结晶釉、金砂釉、无光釉、碎纹釉等。按照釉的熔点高低,瓷釉可分为高温釉(℃)、中温釉(~℃)和低温釉(℃)等。

对于一般收藏者而言,搞明白石灰釉,石灰碱釉就可以了。宋瓷一般都是这两种釉,以石灰釉为主,宋元钧窑的釉比较特殊,属于一种乳浊分相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我们主要讲石灰釉和石灰碱釉的区别。

石灰釉,指的是以石灰,也就是氧化钙为主要溶剂的釉。其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元人蒋祈在其《陶记》中记载,石灰釉的"制之之法则石垩炼成杂以搓叶木柿火而毁之";

清人朱琰在《陶说》中记载,"釉无灰不成。灰出乐平县,在景德镇东南70公里,以青白石与凤尾草制炼,用水淘细而成"。上面两处提到的石垩和青白石就是石灰石。

景德镇的石灰釉多为石灰石入火烧成熟石灰,再加上草木灰配比而成,形成的釉玻璃质感强。它主要是以碳酸钙或磷酸钙为溶剂,在高温下溶解二氧化硅(沙子的主要成分,也是玻璃的主要成分),在陶瓷器胎体上形成一层薄薄的玻璃态物质。

而石灰碱釉,外文名为Alkalilimeglaze,它在高温粘度大,不易流动。由于景德镇瓷器生产工艺在元末明初达到了超过度的高温,传统的石灰釉由于高温下容易流动,几乎都不能用了,于是石灰碱釉顺理成章的成为明清瓷器的主要釉种。

石灰碱釉的制法。在釉料中以长石代替部分石灰石,控制釉中氧化钙含量在8%以内。可以一次性施加比较厚的釉,使得釉面光泽更为柔和,从玻璃光泽变成油脂光泽。这种釉还可以减少釉面烟熏现象的发生,减少釉面龟裂现象。石灰釉釉里的长石成分就是瓷石,这种用来制作釉的瓷石又叫做釉石或釉果。属于瓷石材料中风化较浅的材质。

釉果又称"釉泥"、其矿物成分为绢云母、石英和少量的长石。景德镇的釉传统配方,就是以釉果和釉灰(头灰,二灰)为主要原料,一般比例釉灰为8%~25%,釉果75%~92%。

元代之前的石灰釉没有釉果的成分所以多为透明玻璃状。加入釉果成分后,瓷釉的透明度变低,形成一种不透明的釉,类似于人们化妆所用的粉底。根据加入釉果数量的多少瓷釉的透明程度发生变化。完全不透明的瓷釉,釉里基本上就看不到气泡了。

瓷器鉴定是一门结合了眼学和科学的学问。传统眼学,由于老一辈专家没有物理,化学知识,所以往往只能看到古瓷的表面现象,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老专家所谓的看新老,凭感觉,就好像中国大厨师,做菜的时候所讲的盐少许,酱油少许,大火爆炒等,让人很难掌握这个少许是多少。而科学鉴定瓷器,就必须要懂瓷器生产烧制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变化,从而量化鉴定古代瓷器的指标。就好像西方大厨,明确告诉你盐五克,糖十克,上火度,下火度烤15分钟。这样外行也能很快掌握西厨的制作技巧。

所以,对于想要踏入瓷器收藏圈的新朋友,掌握古代瓷器的生产工艺和生产原理,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成为收藏行家的捷径。了解瓷器生产所需要的化学知识,高中课本已经全部有了,你要做的就是温故知新,跟随真知堂,从眼学到科学,全面系统地学习古陶瓷鉴定。这样才能又快又准的早日踏进瓷器收藏的殿堂,成为一名合格的瓷器收藏家。

每一件藏品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人间宝藏,需我们珍爱。感谢你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1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