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金秋时节,丰收又至。今年秋分,我们迎来了第三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都将在这一时节得到最集中的体现。
本周,人民日报人民文旅将推出丰收节专题,通过、、和四城摄影师的视角,见证丰收的幸福与喜悦。
秋日来临,陕西富平农户的家门前,总是比别处多上那么一串喜悦和满足。
成熟了的柿饼经过晾晒,一排排整齐地从架上垂挂下来,如一面面橘 色珠帘,弥漫着淡淡果香。
晾晒中的柿饼
摄影师
柿子红了代栗子一切在宣告着,富平的柿子,今年又丰收了。
秋天来了,柿子红了
富平柿子有四个特点:甜、软、糯、无籽。柿子肉多霜很厚,入口很容易融化,清甜可口。
每年10月,柿子成熟,成为富平秋色美景中最靓丽的元素。颗颗红彤彤的柿子在微风中摇曳,尝一口香甜软糯的柿子,仿佛尝到了秋天的味道。
柿子红了
摄影师
柿子红了代栗子喜上枝头
摄影师
李敏超摘柿子喽
摄影师
富平柿饼小刘霜降过后,富平当地的许多农户就开始忙活了起来。
从深秋到隆冬,只见上梁山、沟峁里,农人们忙碌地采摘着火红的柿子,房前屋后挂满了一串串去皮的柿子,远看像火晶般的珠帘笼住了房舍。
大红柿子挂起来
摄影师
李敏超富平柿饼不同于普通柿饼放在地上晾晒,而是悬挂空中自然风干。
垂帘听“柿”
摄影师
李顺武忙碌
摄影师
富平柿饼小刘丰收的喜悦
摄影师
李顺武用富平柿子做成的柿饼,必须洗净去皮,在阳光下压揉,揉捏成型,涂上奶油。采摘、折挂钩、削皮、架挂、捏心、下架、出水、潮霜……经过十多道传统工序后,才能做出正宗的富平柿饼。
火红的笑脸
摄影师
柿子红了代栗子柿子加工
摄影师
田丁虎做好的柿饼十分Q弹,撕开表皮, 灿灿的果芯看起来就很甜蜜。咬一口,满满流心,晶莹剔透,就像果冻一样,一水儿的清甜。
早在明、清两代,富平柿饼就被列为贡品,现在每年除了销往全国各地,也大量出口韩国、日本等国家。在日本吉野市世界上 的柿子博物馆有这样的记载:“世界上柿子的主产国为中国,柿饼的集散地为青州,柿子的优生区在富平。”
“柿神”亲吻过的地方
有人说,富平简直就是被“柿神”亲吻过的地方。此言不虚。
富平县地处八百里秦川东北部的渭北高原,北部顺延乔山脚下,南部为关中平原边缘,海拔-米,年均气温13°C,日照时长小时,暖温带半干旱气候,无霜期长达天,是世界闻名的柿子优生区。
富平地貌
摄影师
李顺武加上优越无工业污染的自然环境,赐予了富平柿子果肉橙红、透明无籽、汁多肉软、比大部分水果还甜的特点。
柿乡
摄影师
田丁虎干湿冷暖分明的四季,肥沃的土地,让富平自古就物种丰富,素有“九峪肥田”之称。现在它拥有更多的头衔,“墨玉之乡”、“柿子之乡”、“石刻之乡”、“陶艺之乡”、“琼锅糖之乡”等特色农副产品在这里声名鹊起,甚至在海外也声名鹊起。
流曲琼锅糖
摄影师
李顺武中国奶山羊之乡
摄影师
田丁虎世界陶艺之都
摄影师
田丁虎除了柿子,富平的水土和环境还孕育出了优质的苹果和雪桃。
每到成熟的季节,果园里到处是果农摘果、客商装箱的繁忙景象。红彤彤的水果也映红了果农火红的日子。
苹果丰收
摄影师
李顺武雪桃丰收
摄影师
李顺武千年“九峪肥田”
富平,取“富庶太平”之意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中部,属于渭南市,是“天下九州”之一的雍州,建立县置已有多年历史。
富平标志性建筑太平塔
摄影师
田丁虎富平不仅地广物博,而且农业资源丰富,素有“九峪肥田”之称。
关于富平,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当年朱元璋为生活所迫,靠乞讨度日,流落到富平北部金瓮山下,靠食用当地鲜美的大柿子才得以活命。朱元璋当皇帝后,便下令将那棵有救命之恩的大柿子树封为“凌霜侯”,并建庙永为纪念。
金瓮山
摄影师
李顺武现在,富平县已经成为陕西 人口大县,也是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实验区及山水林田湖生态修复试点等中省改革试点区。
富平的温泉河湿地公园
摄影师
田丁虎现代与传统在这里碰撞。俗话说,“江南的才子山东的将,陕西的 土埋皇上。”唐朝的20座皇陵有18座分布在陕西关中,其中富平县就有5座,也是全国唐陵数目最多的县份。
唐中宗定陵
摄影师
李顺武民间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老庙老鼓,则奏出了富平传承至今的精气神儿。
国家非遗-老庙老鼓
摄影师
田丁虎千百年来,富平静静伫立在关中大地上。
富平美景
摄影师
李顺武富平的柿子则奉献着美味,富裕着村民,它活跃在文学爱好者的字里行间,摄影发烧友的镜头里,书画大师的墨迹中,更活跃在人们的味蕾中。
富平柿子
摄影师
柿子红了代栗子色胜金衣美,
甘逾玉液清。
富平的柿子,你想来一口吗?
欢迎后台留言告诉我们:)
--------------------------
特别鸣谢:
图片用途公益宣传,
图片均为摄影师拍摄,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摄影师。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