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一起看馆藏之海昏侯墓出土玉剑首

上期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海昏侯墓出土的玉熊,这一期和大家一起分享这件出土的玉剑首。

图一

这件玉剑首只是所有出土剑首中的一件,用和田白玉琢制而成,中心内凹,琢饰一周浅浮雕柿蒂纹,外侧盘绕两螭,螭首出廓。

玉剑首通体包浆十分厚重,有黑色沁。在边缘片,黑沁较重,沁重处已有“地陷”现象。在右侧边缘,局部已产生了钙化。

图二

图三

在灯光的照射下,熟旧感十足,包浆的光泽亮而不贼,不刺眼。

图四

从此图可以看到,剑首的绺裂边缘部位已经产生了“地陷”,也可称为“缩肉”。绺裂从边缘贯穿纹饰,延至中心处。

“地陷”主要会发生在图雕及比较厚重的器件上,而片状器一般会形成“地弯”。要形成“地弯”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一是玉器必须钙化或半钙化,或是其他玉质变化,也就是分子结构发生疏松变化,晶粒间有空隙;

二是坑内环境必须潮湿,而且环境密闭,隔绝氧气;

三是必须有外力的作用。

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很难形成地弯。

“地陷”的形成条件,与“地弯”的形成一样。

图五

图六

图七

在这里需要大家去注意一下,玉器在墓坑中受环境的影响,玉质会发生应力反应,像这种比较大的绺裂和纹饰发生交错时,有时会发生错牙现象,在钙化玉器上比较常见。这也是一个先工后裂的明显表现。而用原料自带的裂痕所加工的,不会出现此现象。下图示例:

图八

图九

图十

图十一

图十二边缘处有明显的局部钙化

图十三

图十四黑沁重部位的“地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