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持续擦亮齐国故都文化品牌齐文化传

淄博9月16日讯今天,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全面小康奋进山东”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淄博专场上,有记者提问,淄博是齐文化发源地,近年来,齐文化已逐渐成为淄博的“超级IP”,淄博市在齐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方面有哪些探索实践?下一步还有什么新打算?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红对此进行了解答。

齐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一直是淄博这座城市的力量之源、情感之源、动力之源和信心之源。淄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齐桓公、管仲、晏婴等贤主名相,产生了《管子》《孙子兵法》《齐民要术》等鸿篇巨著。著名的“稷下学宫”演绎了“百家争鸣”的千古美谈。齐文化“变革、开放、创新、务实、包容”的精神内核和独特品质,已厚植于淄博人民的血脉和灵魂。淄博文化遗存浩繁,独具地域特色。这里有陈庄—唐口遗址、田齐王陵等国家级历史文化遗存,有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的齐长城,有世界足球起源的蹴鞠,架起了沟通世界的桥梁。这些都是淄博宝贵的文化资源,也是与世界各地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淄博自然山水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南部有鲁山、原山和峨庄古村落三个国家级森林公园,齐长城宿集品牌已成为淄博旅游的特色。北部平原汇集黄河下游风光之美,天鹅湖国际慢城、马踏湖、大芦湖富有水乡韵致,具有“北国江南”韵味。东部齐国故城文物浩繁,有东周殉马坑、孔子闻韶处等古迹遗存。西部百年商埠重镇周村,素有“金周村”“旱码头”之誉。中部有《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的故居。淄博还是鲁菜的发源地之一,有滋有味的淄博,让人来了不想走、留下便深爱。

近年来,淄博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实施文化赋能行动,深入挖掘齐文化所蕴含的历史价值、时代内涵,持续擦亮齐国故都文化品牌,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坚持以顶层设计为统领

加力推进齐文化重大项目落地落实

相继召开旅游业发展大会、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出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编制实施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发展、齐长城生态旅游带开发建设等规划,提出搭建“五城三区”新载体和谋划“一核五带”新布局的战略部署,明确齐文化传承创新的发展思路、路径。全市上下形成了抓“大文旅”、兴“大产业”的工作格局。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华侨城、儒商示范园、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创意园、颜神古镇等一批高端项目落地建设,潭溪山、红叶柿岩、三水源旅游度假区、天鹅湖国际慢城等19个项目建成投用,“十三五”时期,累计推进建设市级重点文旅项目80余个,完成投资余亿元。

坚持以保护利用为首要

大力加强齐文化传承弘扬

制定文物保护利用三年行动计划,创新在全市推行“文物长制”管理模式,设立万元市级文物保护专项资金。高青陈庄—唐口遗址、齐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建成开园。“十三五”期间,争取修缮资金约2.6亿元,修缮不可移动文物项目个。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达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20处。

坚持以艺术创作为路径

聚力彰显齐文化底蕴与魅力

高端策划一批艺术精品,加强对重大创作项目的谋划规划,推出京剧《手镜》、舞剧《齐风·甫田》、五音戏《英雄铁山》《大众长歌》等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拍摄制作《我的父亲焦裕禄》《绿水青山带笑颜》《马向阳下乡记》等一批优秀影视作品,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充分展现了淄博深厚的红色文化、陶琉文化以及新时代青年人创新创业的激情。“十三五”期间,全市创作大型舞台剧目7件,优秀小型剧目件,其中5件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

坚持以节会活动为载体

合力提升齐文化知名度和美誉度

深入实施齐文化“六进”工程,创新举办文化名城讲坛,打造“齐品、齐舞、齐点、齐读、齐乐”等齐地文化品牌矩阵,着力推进齐文化宣传教育和大众传播。高水平举办齐文化节、琉璃艺术节、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麦田音乐节,为齐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注入时尚活力。持续在央视等重要媒体,宣传推介“齐国故都”品牌,有力提升了齐文化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下一步,淄博将持续深化文化赋能,按照省委在“齐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实现大突破”的指示要求,加快推进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深化与无锡灵山文化旅游发展集团、阳光媒体集团等文旅公司的对接合作,聚力打造地域特色突出、文化品牌鲜亮的区域性文化发展和文旅融合高地。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莉莉见习记者高钊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