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桂洋村小小柿饼传承百年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s://m.39.net/pf/a_6599260.html
「本文来源:闽南网」“秋去冬来万物休,唯有柿树挂灯笼。欲问谁家怎不摘,等到风霜甜不溜。”经历过风霜的柿子,甜而不涩。或许,这就是民间“霜降吃柿”的由来。永春县桂洋镇桂洋村,气候温和湿润,适合柿子树的种植,村中上百年的老柿树就有近百株。受海拔高的影响,这里的柿子往往要等到立冬过后才成熟,当地村民因此另辟蹊径,将柿子加工成柿饼。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块小小的“桂洋柿饼”,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眼下,正是当地制作柿饼的季节。给柿子去皮村民正在晾晒柿饼柿子皮晾干了可以喂兔子柿饼制作主要“靠天吃饭”11月16日上午10时许,54岁的村民林碧月正坐在家门前给柿子去皮,一旁的邻居黄大娘手拿削皮刀,负责将机器没有去干净的皮削掉。两人一搭,柿饼制作的第一道工序就完成了。林碧月说,选择做柿饼的原料,一定是要成熟但又没变软或损伤的柿子,最好是直径七八厘米的,做出来的品相最好。只要天气配合,晾晒个20天左右,柿饼便可成形。“喜欢晴冷,最怕阴雨。”林碧月说,晾晒正是柿饼制作的第二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成功与否要看天。要是连续下五天雨,柿饼全得扔掉,用“靠天吃饭”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家从爷爷辈开始制作柿饼,然后传承给父亲,父亲又传给我们九个兄弟姐妹,至今已经上百年。”作为当地的柿饼产销大户,仅林碧月家年产柿饼就有多斤,去年给家里增收8万元左右。不过她说,弟弟林桂明才是当地最大的柿饼产销户,每年能产1万多斤柿饼。“去年1斤柿饼可以卖到25元左右。”当地村干部林明旌告诉记者,因为是纯手工揉捏,没有添加任何防腐剂,“桂洋柿饼”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售价一直很好,小小柿饼已经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项产业。目前,桂洋村拥有柿饼制作农户30户左右,年产柿饼10万斤以上,产值多万元。待客佳品家家户户必备据介绍,桂洋镇现有柿子种植面积亩,拥有泉州市双喜食品有限公司、壶永村寨头农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还打造了“桂洋白岩”柿饼品牌。因为柿饼品质好,加上产量有限,需要提前预订才能买到。对于桂洋人而言,柿饼就是他们的“乡愁记忆”,每家每户的必备品,招待远方客人的必需品。他们深信,柿饼性甘湿无毒,具有良好保健效果,于是创造出了姜柿茶、茶油煎柿饼等与柿有关的养生品。“姜柿茶具有暖胃驱寒作用。”76岁的黄玉煌大娘说,天冷的时候,将柿饼、小黄姜、红糖或冰糖放一起,加入天然矿泉水炖一两个小时,煮出一碗养生姜柿茶,喝下后整个人暖暖的,特别舒服。至于茶油煎柿饼,也是当地代代传下来的习俗,听说具有缓解止咳治感冒的作用。当天中午,林明旌特意煎了一小盘让我们品尝,咬一口,茶油香气与柿饼甘甜冲击味蕾,有种很独特的口味。在桂洋,柿子浑身都是宝,就连柿饼制作削掉的皮都不舍得扔掉,而是晾晒储藏起来,或用于泡喝,或用于喂兔子。(海都记者杨江参林良标文/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7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