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来了,柿柿如意三联节气

图源摄图网立冬后,城中街道上的景观柿子树终于也掉光了叶子。心里一直盼着的,霜降后气温降得那么厉害,远郊乡村比城中更冷些,于是秋风早些就凋光了那边的柿子树,城中却不见大动静,兀自叶果驳杂着。结了果的柿子树,还是要落光了叶子才好看。北方农村常见柿子树,春夏你似乎觉不出它们的存在,唯独到了深秋初冬,隔着老远就能望见人家院子里伸出的一条条秃干上满满当当的挂着柿果。老墙和黛瓦的苍色搭着这一树明晃晃不掺杂的红,星星点点,漫不经心,但却装点出过年亮灯笼时才有的热闹。原本有俗话说:“霜降不摘柿,硬柿变软柿”。这是在提醒人们,霜降前后是柿子的成熟期,此时的柿子最美味宜人,要赶紧打它们下来。但这些年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好起来,柿子又多得吃不完,所以家门口的柿子,人们也就不急着去打,任它们在寒天里的枝头上继续圆得喜庆、红得招摇。鲜艳的柿子衬托着老墙黛瓦的苍色柿子挑人,不爱吃的嫌它甜腻得过分,不是苹果香梨的那种香脆清甜,但爱吃的就情不自禁起来,就搁到伸手就能拿着的地方,一天都舍不得不吃。柿子品种很多,如果细分下来几乎能数出几百上千种,但一般人们只依据它成熟前能否自然脱涩,将其分为甜柿与涩柿。我国的柿子大多属于涩柿,摘下后不能直接吃,而是需要先脱涩。小时候的柿子季,常看见母亲“温柿子”——将成熟的鲜柿子用温水浸上一夜,原本还有些生硬的柿子变得温软起来,就可以吃了。挑出最软的那个,先撕开它的薄皮,手上用点力轻轻一挤,唇齿再呲溜一吸,蜜一样的汁水便连同鲜红的果肉一起滑到口中,温甜之意从唇边一直渗到舌尖上。柿子的甜味没有距离感,隔上许久再吃也还是那样熟悉,但柿肉比起其它水果来却像是有些脾气,总不肯轻易的服帖,即便碎成了丝丝缕缕,也能叫你尝出它的劲道。这是在一秋的风霜中酿出的韧,即便是“软柿子”,那也不是好捏的。霜降后,柿子成熟了。这个时节的柿子,个大色美、皮薄汁甜,这是它一年中最好的时光。小时候跟着母亲去买菜,每年的这个时候,市场上到处可见人一车车的拉着红柿。鲜红得刺眼,仿佛这时节所有的丰美,都凝结在它们泛着暖光的薄皮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临潼产的火晶柿子,小红灯泡似的,一个叠一个的摞满一竹筐。外面看鲜红似火,一剖开则莹润如晶,虽说是水果,但实在长得如珠如宝的,故而得名。这种柿子在古籍中有记载:“朱柿出华山,似红柿而圆小,皮薄可爱,味更甘珍”,是柿子中的珍品。近两年好像没再见到这种柿子,也没有特意去找,或许超市里也有,只是被搁在琳琅的货架上,就再没有记忆中那么显眼了。时节的演替总为一切都安排好了因果缘由,应季食物,对当季的人体往往最为相宜。秋冬干燥,人体需要水分润泽,这时柿子的好处便显了出来。清朝《随喜居饮食谱》里说:“鲜柿甘寒,养肺胃之阴,宜于火燥津枯之体。”甘甜清寒、润肺生津,一个柿子下肚,十足的秋燥也去了七八分。吃完后柿蒂也无需扔掉,洗净后储存起来,偶尔反胃胀气的时候取来煮水服用,有降逆顺气的功用。但吃柿子也有讲究,柿子性甘寒,每天吃上一两个足够滋补,再多吃就于身体无益。空腹或吃过海鲜,也不宜吃柿子。此外,尽管柿子的果实果蒂都于人体有益,但柿皮却是吃不得的,否则当中的鞣酸进入人体,会引发疾病。这些细致入微的损益,也不知前人是如何精心才发现的。吃不完的柿子也不会被浪费,立冬前,人们会将多余的柿子做成柿饼。柿饼是著名的传统小吃,甘甜绵软,筋道耐嚼,比起鲜柿子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凡是柿子的产地应该都有柿饼,但以火晶柿子为原料,又掺杂了黄桂、核桃等辅料做成的黄桂柿子饼,最为闻名遐迩。做柿饼需要日晒,熟透的柿子因不断吸入阳光的缘故,当中的寒性渐渐消弭,所以柿饼比起柿子来要性温许多。虽不再像挂在枝头柿子那般丰盈,但扁扁的柿饼们层层叠叠的摞在一起,上头的花蒂都还在,胖乎乎的模样,看着也实在喜人。北方的农家还喜欢将它们串在一起晾晒,红彤彤的一串串在风中晃动,将灰白的秋冬划开一道道缝隙。除了美味可口,柿饼也有很好的药性,不仅能如鲜柿润肺生津,还有健胃补脾、止泻止血的良效。我还很喜欢吃柿饼上的那层白霜,抿在嘴里细细去品,有金风玉露的香甜。那是柿子在干燥过程中析出的葡萄糖和果糖凝结而成的,这为它染上了些许沧桑的意味,让它像经历了世事、却对过往的风霜浑不在意的老人。柿子与芋头画在一起,便是“事事遇头”,意寓凡是都有好兆头。因为有着“柿柿(事事)如意”的吉祥意蕴,即便在城中更多只是作为景观树存在,人们偶尔看到也会愉悦起来。那天和先生路经一株柿子树,先生突然仰着头停下了脚步。“怎么了?”我好奇问道。“想起老家那棵了,这些年人都陆续出来,也不知道它还在不在。如果在,那比这要高得多了。”他比划了一下,望向枝头的神情有些悠远,显然是陷入到关于童年和故乡的某些回忆中。我随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冬天一来,柿子树的叶子也落尽了,但此时枝头那红彤彤的一片柿果,星星点点,真是好看。栏目策划:李翊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