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如何赋能文旅目的地体验升级

北京哪个湿疹医院好 http://m.39.net/pf/a_8814564.html

一个爆款出现以后,很快铺天盖地会模仿,因为创新力不够,所以只能模仿。很多时候文化和IP以及景区产品之间没有真正进入深度融合,IP在产品上的应用严重欠缺,只是把IP非常表面地植入到旅游产品中。

已经形成的自然资源,成了老景区,寺庙、主题园,但离真正的旅游度假项目之间,隔着至少三样东西:审美、趣味,和当代生活方式的妥善衔接。

这几年在国内能够叫得响的产品,景区,很多时候是因为背后有资本的力量。

引入更强有力的资本来发展淄博文旅是个好路径,但要警惕其短视性,政府和资本要不断地碰撞,在妥协中形成有效办法。

会上,巅峰文旅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涵尹、华侨城旅投副总裁吴彤、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明、新旅界研究院院长黄志远以《资本赋能文旅目的地体验升级》为主题展开了精彩的圆桌对话,以下为演讲实录:

主持人黄志远:欢迎各位,在对话之前,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的企业,女士优先,先有请肖总。

肖涵尹:大家好,我来自北京巅峰文旅建设有限公司。

李亚明:我来自厦门朗乡投资有限公司。现在正在积极的推动我们在博山的文旅小镇,即陶琉古镇的项目。

吴彤:我是来自华侨城旅投的吴彤,华侨城大家都知道,是国内最大的旅游央企。

主持人:感谢三位嘉宾,我们这次主题是“资本赋能文旅目的地的体验升级”。我们既然说到要赋能、要升级,那一定是我们共同认识到文旅目的地的产品服务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下面请三位嘉宾分别结合自己的企业和自己接触到的产业发展情况,来谈谈目前文旅目的地的产品和服务方面存在哪些最显著、最突出的问题。

吴彤:产品可以理解为硬件,服务可以理解为软件。产品我个人感觉,最大的缺陷,目前还是在创意上。一个爆款出现之后,很快铺天盖地会模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文旅目的地模仿行为,就是因为创新力不够,只能模仿。一个爆款产品用不了多久,它的生命力就会到头了,产品最大的问题还是在创意上。IP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与产品创新力不够相关。很多时候做旅游产品,愿意植入IP,但是很多时候文化和IP以及景区产品之间没有真正进入深度融合,IP在产品上的应用严重欠缺,很多时候只是把IP非常表面地植入到旅游产品中。我个人认为,这是产品存在的最大问题。

所以在文旅目的地的打造过程中,更多时候还是要在产品创新和IP的真正深化应用上想更多办法。谈到服务,服务最大的问题在于什么呢?我们对服务的理解力是不够的。很多时候大家一提到旅游产品,尤其旅游服务,首先想到的是人的服务,但恰恰人的服务是服务体系里面很小的部分,更多的时候服务要通过景区整体的,从一开始的动线设计、产品布局,计划构成再到后面的智能化应用,包括里面的导览导示,标识系统应用,所有环境的搭配构成这样的服务。现在很多景区谈到服务的时候,强调的是服务的密度,忽视了环境提供的服务的体系性和强度。

李亚明:结合淄博的现状,谈谈我的参会感受。总结两个字,叫错位。这两天,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过程,过去可能更多的了解博山,现在了解更多的淄博的诸多资源。而且这几天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齐,齐风,齐文化等等。但是我觉得我们在整个城市所推广的齐风、齐文化,最大的IP里面,我觉得我们其实缺少相对的应对。就是在我们文化的最主要推广和实际真正的落地空间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这也是非常多的外地的朋友过来以后发现,确实这是一个齐风之地,但是真正能够表现齐文化的物资载体在哪里,有哪些?除非我们把齐文化的概念,就像那天我们一位老师说的,就是把这个文化的内涵进一步的下放。包括陶琉文化、鲁中自然景观,都是淄博非常有特色的地方。但是从目前的整体来看,我觉得他们还没有形成这个区域的非常能够立得起来的IP。

最近各方面形势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比如红叶柿岩,通过对当地村落、自然景观的包装,让很多外地朋友都知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未来可能形成一个非常好的IP。目前宣传还要加强,比如我们目前正在做的陶琉古镇,把过去陶瓷和琉璃的制作、销售,以及对当代生活的各种可能影响,以及审美各方面融为一体。

(图片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