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么一个超级大都市,农业还有多少利用价值?
《年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监测公报》于上个月发布,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服务价值将达到每年亿元。
将近四千亿!这个数目有些吓人。细细剖析,就会发现,在这四千亿元的价值结构中,除了最直接的农业、蔬菜、水果、水产品等,还包括了生态环境、文化旅游、景观价值等等。
市民们在田园田园生活中,体验采摘、农耕等;或者尽情地欣赏风景,在自然中悠闲地闲逛,这都是现代都市农场的礼物。
“大城市带动大城市,大城市带动大城市。”北京正在向城乡一体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一条连接着农民和居民的现代都市农业,将会在这条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京郊水果精品
“当然是庞各庄的西瓜了,皮薄、肉香、馅甜、个头小,我们的孩子都很喜欢,一到夏天就让我去买。”今年的西瓜季节正好是北京爆发的时候,刘先生也参加了这个社区的团购活动。“第一次组队,第二天就会发到社区,比市场上卖的还要脆,而且很新鲜。”刘先生说道。
于俪平是回龙观几十个社区团购的负责人,他说,庞各庄的西瓜在每个夏季都会成为社区里的一个明星。于俪平说,有些订单多的小区,一天能卖出几千斤。
庞各庄的西瓜在北京是一种很有名的特产。平谷大桃,昌平草莓,门头沟京白梨,通州樱桃,房山磨盘柿。
像北京这种大都市,集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名牌水果,为什么当地的水果还是那么流行?
“第一,我们北京的技术和品种都有优势。”据农业和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现有24所涉农科研院所、80余家种业研发机构,其中农业两院院士占50%,其中包括农业育种人员多人、农业科技人员近2万人,北京种业科研“国家队”占到了全国三分之一。现代农业的创新资源集中,优质新品种的大量试验和展示,使广大市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与国内外的优质农产品进行交流。
以西瓜为例,北京市农业科学院的研究员许勇,号称“西瓜大王”,不但参与了“京欣”系列的选育,而且还为京郊地区的西瓜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开发。
昌平草莓在十多年前崛起,其背后同样有着强大的技术支持。这些年来,昌平已经引进和培育出了“章姬”、“红颜”、“隋珠”、“白雪公主”等优质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成熟程度比丹东等大的草莓要高得多,而且还采用了绿色防控技术,确保了产品的安全。
而且,还有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地缘优势”。京郊的菜园子、果园里,水果和蔬菜都是现采现售,由于省去了长途运输、层层中转,保持了新鲜的口感,因此广受市民欢迎。特别是在当前的疫情形势下,京郊的果园和菜园显得尤为重要。
“自从疫情爆发之后,网络购物就越来越受欢迎。他们都想尝尝新鲜的,但是为了保险起见,也不愿意成群结队,都是在网上买的。京郊的水果,因为距离比较近,所以是最稳定的。”于俪平对记者说,到了春天,单是昌平的草莓,一星期就能售出七百多公斤。
新品种更新换代迅速,老品种也各具特色。近年来,由于市民口味多样化,市农业局又推出了一批老果品、老口味的蔬菜。比如北京青韭,核桃纹白菜,鞭杆红胡萝卜,北京秋瓜,苹果青西红柿,柿饼冬瓜,六叶茄,小国光,槟榔,“金把儿黄”,这些童年的味道,都回到了北京人的餐桌上。
荒山野岭“摘”繁星
城市农业在滋润着“胃”的同时,也在洗涤着城市居民的“眼”与“肺”。
近日,海淀居民卢巍开车去怀柔参加“摘星星”。
这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旅行:当汽车驶出六环,车窗外的景色由高楼大厦变成了青山绿水,孩子们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在怀柔四渡河村的“老木匠”旅馆,小朋友们首次看到了精致的农家庭院;在怀沙河边,看着满山的板栗,小朋友们都叫了起来。晚上九点,一群人登上了村子后面的山坡,拿着望远镜看着夜空中的美景。
卢巍这个当妈的也是感慨万千。这两个孩子都是北京的人,但是他们对北京的环境一无所知。“双减”后,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做课外活动,所以,他们决定带他们到郊区看看。“这次来,我不但看了很多星星,还参观了一家客栈,还认识了一棵栗子树。
现在,到郊区放松一下,已经是城市里的一种必要。
统计数字表明,到年,北京人均GDP将突破美元,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亲近大自然、放松心情成为人们的第一选择。在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结构中,以文化、旅游服务为主导的间接经济价值为.78亿元,占全部价值的1/4。
京郊地区,围绕着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悄然启动了“供给侧改革”。
昌平兴寿地区的“玉米迷宫”;在海淀和丰台,由五颜六色的水稻和旱稻绘制而成的“稻田画”已经成为了一处美丽的乡村旅游胜地。油菜花田,板蓝根花田,熏衣草海,向日葵海,波斯菊花海,百日草,玫瑰花海,五颜六色的花田、花海,就像是京郊的一幅油画,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风景,是市民假日出游、拍照、野营的绝佳之地。
北京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朱莉说,北京已经发展了15年的风景农业,京郊种植了千余种风景植物,做到了三季一景、四季覆盖。从单一的园林绿化发展到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市民们来京郊旅游,不仅是为了观光,更要把农事体验、科普教育、农耕文化等多种活动,在乡村深处找寻浓厚的乡情。
“发展都市化的现代农业,不仅满足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需要,也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多样化需要,实现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北京市农业局有关人士表示,「都市农场」不仅有赏心悦目的自然环境,也有令人眼花缭乱的田园风光,让市民可以驻足观赏、亲自感受,更有健康的有机食品供给,让市民可以尽情「收获」,尽情享用。
种田寄乡情
乡愁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柔情,而农耕则是抚慰人心的最佳良方。
许多上了年纪的北京人都还记得三十年代的北京,到处都是田园风光,外城的围墙附近种满了蔬菜,什刹海、后海、前海都是“水乡”,牛羊们在这里觅食,鸡鸭啄食,一派乡野景象。作者余钊在《北京旧事》中写到:“最早的城市,是由农耕文化的土壤孕育而生的。”“老北京,的确是一座古老的乡村之都。”
随着都市化的加速,这种思乡之情,也许只有在务农中才能得到寄托。
在海淀区柳浪家园,迁入楼上的住户们依然在自家门前种植京西稻米,收割后大家一起熬粥、喝粥,享受美食,寄乡情。柳浪家园的许多住户,原本是京西第一村六郎庄村的人,世代以京西稻谷为业,直到年的最后一次稻米收获时才开始耕种。整村搬迁,搬迁到这里,人们还没有忘记曾经的家乡,不想被高楼大厦阻挡邻里之间的感情和烟火气,所以决定在小区内留出一块空地,继续种植京西水稻。
“我从小在六郎庄长大,种的是京西的水稻。小时候,我和朋友们一起在稻田里狂奔,一年又一年,我的个头都长高了。京西的稻田,可是皇家花园的一部分,多漂亮啊。”刘晗想起以前的京西稻,忍不住笑道:“后来,我们搬到了新的住宅区,就在这里种了一片稻谷,今年的插秧节和秋收节都很热闹,大家都可以经常去看看京西稻米。”
除了农田之外,许多村落都把乡情浓缩在村史馆里,透过一件件老物件、一张张老照片、一份份老单据,来记录家乡的身影。
很多老人看到这些古玩,都会想起一些和它有关的事情。74岁的毕淑英说:“每一件东西,每一处风景,都是对往事的记忆,对我们的思念。”
有时候,乡愁并不是只存在于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里,而是存在于流传了很多年的民间文化之中。东城区建国门大街至今还保持着立春“鞭打春牛”的传统,即立春、祈求五谷丰登。怀柔区琉璃庙镇的杨树地村,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仍然保留着“敛巧饭”的传统,从清朝嘉庆和道光两朝建立以来,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海淀区苏家坨一带,“以粥度立夏”的风俗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全村人都会在这里喝粥,以增加邻居之间的关系。
北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不足1%的情况下,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让乡愁有了归宿。
文化活水润京华
农业文明曾经是一个城市共同的怀旧回忆。
在北京,有一万多年的农业生产历史,在先秦时代,这里的农业生产就非常发达了,古人说:“一千棵栗子,就是“千户侯”。元朝在北京建立都城以后,农业和这个城市的发展密不可分,水利技术与农业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京西稻米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位皇帝亲自进行了试验和推广。慈禧太后喜欢吃萝卜,有句谚语说:“西红门的萝卜,叫城门。”
翻开北京的地图,可以看到天坛和陶然亭之间的先农坛,是全国最高级的祭祀农事场所,帝王亲自在此耕作,留下了一句“一亩三分地”;北京动物园始建于年,也是农业的一部分,它是清代后期为了振兴农业,探索西方农业技术而建立的“万牲园”。京西稻,朝阳黑庄户的宫廷金鱼,密云的御皇李,还有“皇家贡米”,其中很多都有着重要的文化、生态和经济价值。这些有形的、不可见的文物,包含着北京的农耕文明,是北京的农耕文化的瑰宝。与当今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相比,它的历史和历史都是极为难得的。
随着北京市的工业化进程,农业总产值在当地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但这并不代表着城市发展对农业的需求。
“就像大家所见,北京的农业发展到今天,不仅仅是指居民的「食品袋」,更是指城市生活、生态、城市文化的社会作用。”北京正致力于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和谐的、可居住的城市,农业不但非但不可缺少,而且也是“压舱石”。
为了加强对农业的保护,近几年,本市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方案》、《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等相关政策、措施,全面推行“田长制”,严守亩、万亩,为北京农业提供了基本的发展空间。
“中国丰收节”是“城乡同舟共济”,从年开始,已连续四届。北京的农事文化也是丰富多彩,“开镰节”、“红叶节”、“苹果节”、“赶秋大会”等各种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是应有尽有。中国丰收节既是一个农民的节日,也是一个全民的文化盛会,它把农业文化与人民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文化活力。
今天北京的魅力在于它兼具了古代与现代的双重特征。都市式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不但可以延续到今天的集体农作记忆,也能为超级城市的发展,保留农业文明的色彩,让市民记住乡愁,让城市留得住田野,让文化古今交融,历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