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湾崖墓调查与初步分析

白癜风治疗专科医院 http://www.gs218.com/

一起追迹

柿子湾崖墓,位于四川乐山的乐山大佛博物馆南边不远(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此墓群位于一处小山谷盆地之中,分A区及B区两个区,其中B区M1及A区M6的规模较大、装饰较为繁复。

《四川文物》年第5期及年第4期分别对这两座崖墓作了介绍,文中线图即全来自此两篇文章。两座崖墓的年代大概在东汉晚期到蜀汉时期前后。

A区M6及B区M1的位置及附近地形。原简报线图欠佳,附航拍图明之。

B区M1B区M1外立面现状

B区M1外立面线图

墓室外立面两侧的撅张

执便面的乘马者

前堂北壁画像

前堂北壁左侧(观者方向)图像。左半部分当是孝孙原榖的故事,右边不知道是什么故事,但应当也是孝行故事。

孝孙原榖的故事,《史记》及《太平御览》引《孝子传》等文献皆有提及,或也作“孝孙元觉”。故事大概是说原榖父母嫌老人晦气,就想要扔掉原榖的祖父,原榖如何苦劝父母都不听。最终,原榖的父母用“舆”(即上图类似担架的器物)抬着祖父到野外将其扔扔下。

但原榖却跟在后面把连带着一起扔掉的舆捡了回来。父母问原榖:“这么个不吉利的东西,你还拿回来干什么?”原榖回话说:“我怕你们老了之后我扔你们的时候想用这东西还得另找,不如现在先拿回来放着。”结果自然是“父感悟惊惧,乃载祖归侍养。”

孝孙原榖的故事题材在汉代的武氏祠画像及北魏时期的石棺画像中都可以见到,有趣的是其表现形式基本上都很一致,画像上基本上都是坐在地上的祖父、拿着舆的原榖、与原榖对话的原榖父亲三人。这种粉本一致性很高的现象很值得重视。

前堂北壁右侧(观者方向)图像

前堂后壁(东壁),仅南侧有两处墓道,北边似乎预留了一个开凿墓道的位置。这一现象暗示了此崖墓的前堂及墓道、墓室部分或许并非开凿于一时。

两处墓道的入口部分,其两侧及上部刻满了画像装饰。入口两侧刻有浮雕镇墓人物及执锄和箕的人物各一。类似的人物形象亦见于四川地区汉墓出土的陶俑及石俑。

镇墓神形象。头戴长舌面具,左手抓蛇,右手执斧。类似形象的陶俑在四川地区的汉墓中也多见,学界多认为其为文献中所谓方相氏,但似乎证据也不确凿。

墓道两侧的镇墓神上面还有一格刻有一些人物,可能是历史故事。上图侧卧的人的形象也见于高颐阙,一般被认为是高祖斩蛇的故事,但似乎仍难让人置信。类似的图像亦见于武氏祠左石室第五石,研究武氏祠汉画的学者多认为此历史故事失考。

抡锤的人物形象也见于高颐阙,论者多以为是张良在博浪沙锤秦始皇车的故事,但也缺确证。

佛像

佛像

柿子湾B区M1墓道门楣的两处佛像往往是相关研究者最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