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与城市的面貌截然相反,相比较城市里繁华的钢铁森林,乡村的自然境况更加和谐。像在湖北武汉黄陂郊区木兰大道塔帽线附近,就有一座柿子村,村子规模不大,处在群山环绕里,森林茂盛,环境清幽。诚如其名,村子里的特色便是到处种满了柿子树,而且树龄不小,树高枝繁叶茂,到了冬天,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非常诱人,空气里都是香甜味,但这样的果子却鲜有人问津,成为靓丽的风景之一。
与多数村庄一样,柿子村的位置,首先非常偏远。从武汉城区出发,需要经过非常长距离的绕路,大致路线是市区、黄陂城区、黄陂郊区三大段,且黄陂郊区这段的里程占比超过一半以上,即便是从黄陂城区出发,依然要走超过40公里以上的路程。参考的导航路线为从汉口走岱黄高速到黄陂城区,之后在转盘处转到明清街,再在明清街长轩岭街道长轩岭公园向东,转到木兰大道、木兰湖大道、锦绣大道,最后往北进塔帽线,在柿子集村处抵达目的地。
去到柿子村,最好的风景路段在锦绣大道和塔帽线沿线,尤其是到了柿子村周边,乡道上的景致已经完全和城市不沾边。比如到了塔帽线中段,乡道的地势逐步升高,虽然水泥路的规格不变,但路两边的行道树已经完全变成了自然景况。行道树以香樟、银杏、枫树为主,树龄很大,树冠宽阔,靠近路基的部分种植尚有规律,以直线型为主,越往两边走,树木越是呈野生的散状,加上不知名的灌木丛遮掩,水沟和峡谷分布,一派和谐的自然风光。
继续向北走,过长岗村后,柿子村近在咫尺。进村的乡道很宽阔,地势起伏大,好在suv的底盘够高,即便遇到偶尔的泥泞路段,也能轻易闯过。在村口停好车,背着运动包换好运动鞋就能进村了,好在连日是大晴天,路面干涸,即便步行走到了土质路段,也和水泥路的状态差不多。村口的民房很显眼,两层和三四层的楼栋多,装修简便、豪华的反差大,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前门后院的宅基地,且必然在里面种了几棵树,柿子树便是最多的一类。
像这边村口处的一家三层楼小洋房,装修简便,外墙的红砖看着有复古的风格,前门后院也是低矮的围墙。不过,有两棵柿子树相当亮眼,其高度已经超过七八米,与楼房差不多高;树头枝桠繁盛,没有几片叶子,但通红的柿子却挂满了。柿子长得很沉稳,没有压弯树枝,与深色的树皮比较,红彤彤的柿子看着极为喜庆,非常显眼。尤其是在冬天,落叶乔木都变成光秃秃的枝干,唯有柿子树上还有成熟的果实,又是那么亮眼,让人看着就忍不住要摘下来品尝。
火晶柿子2斤50mm淘宝月销量官方店旗舰店¥19.9购买已下架这一户的老乡估计看透了我们的想法,于是邀请到院子里做客。在平坦的水泥围墙下,一棵高大的柿子树长势正好,上面挂满了柿子,由于树枝太高,只能抬头仰望。老乡指着柿子说,那些果子实在太多,吃不完,村里人几乎很少有再采摘的,后面山上还有更多,几乎没有人问,都挂在树上,烂在地里。老乡也端出几盘柿子分享给大家,说是之前采摘放成熟的,非常软糯,最主要的是,因为是第一茬柿子,他们经过挑选,只留个头大果肉足的。我们拿一个放在手心,柿子的颜色晶莹剔透,表皮很软,轻轻剥开,一层薄皮露出,果肉像是酱色,咬一口非常香甜。
吃完柿子,寻思着也到后山瞧一瞧。顺着老乡的指引,很快走到山脚,远远就看到一大片的红色,映衬在枯黄的山林里,十分显眼。老乡说,那一块不是柿子,可能是枫树,柿子在另外一边,大多要走近了才能确定,那种红彤彤的成色,比较显眼。在这样的山林里,想起一个词语,叫做“层林尽染”,被红彤彤的柿子染色,空气里都是香甜的味道。辨别着味道,走几步路,柿子树的枝桠很快出现在眼前,树下砸满了掉下来的柿子,染成淡淡的色彩。
在山林里看到的柿子树,其枝桠更高,树龄多数很老。柿子树主杆很高,长到一定高度才分出枝桠,而柿子就挂在枝桠上,不借助采摘工具,只能远观不能触碰。老乡早有准备,随身携带着一根竹篙,上面绑了一根钢锯,拖了一张网罩。借助竹篙,看准柿子,稍微用力割开,柿子应声掉进网罩,再伸回来,拿出柿子,软糯的很,已经熟透。刚摘下来的柿子,揭开表皮咬一口,刚开始觉得很甜,随后就有一点涩口,老乡说,这些柿子还需要存放脱涩。于是大家继续采摘,装满几袋,兴高采烈返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