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系是柿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果树的重要地下器官。根系的数量、粗度、质量、分布深浅、活动能力强弱,直接影响柿树地上部的枝条生长、叶片大小、花芽分化、坐果、产量和品质。土壤的改良、松土、施肥、灌水等重要果树管理措施,都是为了给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增强根系生长和代谢活动、调节树体上下部平衡、协调生长,从而实现果树丰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根系是果树地上部生长的基础,其生长正常与否都能从地上部的生长状态上充分表现出来。一、根系的功能根是柿树重要的营养器官,根系发育的好坏对地上部生长结果有重要影响。根系有固定、吸收、输导、合成、储藏、繁殖6大功能。1.固定。根系深入地下,既有水平分布又有垂直分布,具有固定树体、抗倒伏的作用。2.吸收。根系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许多矿物质元素。3.储藏。根系具有储藏营养的功能,柿树第二年春季萌芽、展叶、开花、坐果、新梢生长等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都是由上一年秋季落叶前叶片制造的营养物质,通过树体的韧皮部向下输送到根系内储藏起来,供应树体地上部第二年开始生长时利用的。4.合成。根系是合成多种有机化合物的场所,根毛从土壤中吸收到的铵盐、硝酸盐,在根内转化为氨基酸、酰胺等,然后运往地上部,供各个器官(花、果、叶等)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根还能合成某些特殊物质,如激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其他生理活性物质,对地上部生长起调节作用。5.输导。根系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营养元素需通过输导根的作用,运输到地上部供应各器官的生长和发育需要。6.繁殖。根有萌蘖更新、形成新的独立植株的能力。二、根系的结构柿树根系通常由主根,侧根和须根组成。1.主根主根由种子胚根发育而成。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而形成的根就是主根。它的作用是固定、支持上部的树干和树冠,增加根系的垂直分布深度,产生侧根以及运输根系吸收的水分、养分到地上部等。2.侧根侧根即在主根上面着生的各级较粗大的分枝。侧根可增加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与主根共同构成根系的骨架,与主根具有相同的作用。树体在水平范围内对土壤水分和营养的吸收利用程度,取决于侧根的发育程度。3.须根须根是在侧根上形成的较细(一般直径小于2.5毫米)的根系。须根是根系的最活跃部位,可促进根系向新土层推进,既是根系的伸长生长部位,又是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养分的部位。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是靠直径1毫米以下的须根吸收的。栽植时,苗木上应尽量多带些须根。三、根系的分布与特点1.分布柿根系分布因砧木而异。北方柿常用君迁子做砧木,根系分布浅,分支力强,细根多,耐瘠薄土壤。根系大部分布在10~40厘米的土层内。垂直根可深达3~4米以上,水平根分布为冠幅的2~3倍。南方柿多用半野生半栽培的柿做砧木,其根系分布较深,侧根和须根较君迁子少,耐湿不耐寒,但抗热性强、耐旱。2.特点(1)生长势强柿根细胞的渗透压比较低,不耐旱,但由于根系深,能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提高了其抗旱性和耐瘠性,在较贫瘠的山地加以综合管理即可有相当的产量。(2)再生能力弱柿根含鞣酸较多,受伤后不易愈合,恢复较慢,不易发新根,起苗移栽要注意多保留根系。(3)抗寒力差在较寒冷的地方,秋季移栽或假植时要防止根系冻伤,影响成活。四、根系的年生长动态果树的根系没有自然休眠期。只要外界环境条件合适,一年四季都能生长。1.柿树根系的年生长期短由于新根发生需要较高的土壤温度,柿根系在年生长周期中比地上部开始生长晚,停止生长较早。一般在展叶后,新梢即将枯顶和初花期时根系才开始生长。在泰安地区柿根系开始生长是在新梢基本停止生长之后的5月上旬,根系每年有3次生长高峰。第1次:在新梢停止生长后至开花前的5月上中旬,开花期间生长缓慢。第2次:在花后至果实快速生长前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期是根系全年生长量最大的时期,果实快速生长期的6月中旬至7月上旬,根系有一暂时停止生长阶段。第3次:在7月中句至8月上旬之间,8月上句后至9月中旬为根系生长缓慢阶段;9月下旬之后,根系停止生长。2.柿根系生长与土壤温度关系密切当25厘米深的土层内地温达13℃以上时,根系开始生长,18~20℃时生长最适宜,25℃时生长受抑制,冬季地温降至12~13℃时根系停止生长。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