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 柿食品 >> 忻州深秋红最忆是柿子

忻州深秋红最忆是柿子

  

  秋风起,柿子红。那挂满枝头的柿子摇曳着丰收的喜悦,点燃了游子浓浓的乡愁,寄予了每个人“事事如意”的美好祈愿。“一夜寒露风,柿子挂灯笼。”每到万木萧疏的深秋,柿叶落尽,只剩红黄相间的柿子,一树树小灯笼般挂在枝头,摇摇曳曳、闪闪烁烁,格外温暖、喜庆。这是忻州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又到深秋,不由得开始想念老家那片最美的丰收秋色!“好事成双”“事事如意”“世事称意”……红红火火的寓意更巩固了柿子在人心里的地位。柿果成熟的季节,分享给孩子们一个个像小南瓜般黄澄澄的磨盘柿子,吃下一口,满是汁水,脆脆的果肉和绽在舌尖的甜让人惊叹不已。

  相比山乡美景,那些用柿子做成的各种吃食,软糯甘甜的滋味,更令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在忻州,柿子做成的吃食有好多,最好吃的,当属柿饼。每年秋末,趁树上的柿子还没有长软,颜色还没有由黄灿灿变成红彤彤,居民们早早就架了梯子,一筐又一筐摘回来,倒在石板铺就的院子里,滚来滚去。将还发硬的柿子用削皮刀去皮,一个挨一个,一圈套一圈,由里向外,满满当当摆满一笸箩,然后,用手小心翼翼托举着,踩着梯子,放到平顶的房顶上去晾晒。

  白天太阳猛猛地晒着,秋风徐徐地吹着,晚上秋霜狠狠地冻着,柿子难以招架,渐渐失去水分,缓慢收缩。每隔两三天,踩了梯子上到屋顶,给柿子翻翻身。如此日晒风吹夜里冻,不出一月,柿子便收缩成皱皱巴巴的样子。此时,这看上去模样丑陋、颜色褐红的东西,捏巴捏巴,就变成又扁又圆的柿饼了。

  最后一道工序,给柿饼上霜。柿霜不是晒出来的,而是捂出来的。找几口大缸,把捏扁的柿饼放进去,盖上盖子开始捂。捂上一周左右,赶快拿出来晾一晾、透透气,不然会发霉长毛。晾个两三天,再放到缸里去捂。就这样,反复两三次,直至柿饼表面长满一层柿霜,细细密密,洁白无瑕,便算是大功告成。

  晒晒捂捂的制作过程,提高了柿饼的甜度,增强了其柔韧性,吃起来不但滋味更加甜美,而且有了一股子韧劲,口感更有咬头。树上的柿子,一部分早早摘下来做成了柿饼,一部分留在树上继续生长,等它们长到似乎快要收拢不住,腆着大肚子摇摇欲坠地往下垂,用手一捏软不溜溜,此时的柿子才算是真正自然生长成熟了。

  树上的柿子是不能完全摘尽的,老人们说,得给老鸦和喜鹊留些,那是它们过冬的食物。天生万物,都是生命。所以,那时,每一棵柿树上都零零星星留着柿子,在万木萧萧、灰雾蒙蒙的冬季,犹如天幕上的星星一般,点缀了这个寒冷萧条的季节,成为冬日巨画的点睛之笔。

  看柿子、吃柿子,映射事事如意,是美好的愿望与憧憬。工作生活偶遇不畅时,凝视那已走进我心房的柿树,一串串红灯笼般的柿子,正如那颗感恩心、平常心,温暖我、照亮我、影响我。和以待人、尽心做事、和谐处事,即使长成不了参天大树,开不出艳丽的花朵,做一棵抗干旱耐贫瘠的柿子树,给人阴凉甜蜜不也很畅快吗?人生百年,转瞬一眼。故乡的人们很多都走向了他乡或者一线城市,只有柿树还在坚守自己的故土,漫山遍野依然扎根在故乡的黄土地。(文图:米广弘)

来源:忻州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6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