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汉武帝时,楚式镜上出现了TLV纹饰的组合图案,有龙纹规矩镜和草叶纹规矩镜。经过多年的图案组合演变,TLV纹与四灵及瑞兽,组合成四灵瑞兽规矩镜。有四乳、八乳、圆乳座、12乳间地支纹等各种类型。西汉晚期是规矩镜空前流行,品种丰富多变的时期。
本文就规矩镜上的大泉宜利铭及错刀铭、大泉十五钱纹、大泉五十钱纹、货泉钱纹,结合王莽币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作一番释考。
“大泉宜利”铭四灵规矩镜(图1),直径19.1厘米,重量克。内区四叶纹俗称柿蒂纹,钮座四叶间有大泉宜利四字,方格间为12乳,间隔12地支铭,方格外为八乳规矩纹,将主纹区分成四方八区。纹饰以四灵主四方的理念配置,方位准确。边缘外周铭文:“秦中作镜居咸阳,当法天地日月光,上有仙人与凰皇,含珠持壁食玉英,崔文王侨骑鹿行,昭此镜者家富昌”。外区为锯齿水波纹,俗称云气纹。“大泉”《汉书·食货志》做“大钱”,“钱·泉”两字本意假代,从王莽铸“大泉五十”开始。“大泉宜利”四字笔画精准,尤其是“泉”字肥扁而朴实,与“大泉五十”钱初铸体“泉”字几乎一样。年,西安北郊郭家村发现“大泉五十”陶范五件,每件46层,立式单铸式陶范,背面刻有文字。吉语“日入千万”,年月“始建国元年三月”。“大泉宜利”与“日利千万”其词义一样,鼓励人们发财,追逐利益。“大泉五十”钱始铸于居摄二年,此后始建国元年的二次货币改制及始建国二年的三次货币改制时都留用并持续铸造,直到天凤元年四次币制改革时才被废除。
王莽币制改革进行的过程并不顺利,居摄二年(公元7年)5月间,以周钱为蓝本,并采用周钱的子母相权之法,增铸货币。错刀一枚值钱。“契刀”一枚,值钱。大钱一枚值五十钱,即“大泉五十”,与五铢钱同时流通。这种以五铢钱为本位而铸造的大钱,名义价值远高于实际价值,引起民间私铸盛行。
同一时期的铜镜上发现有“错刀”铭四灵规矩镜(图3),直径21厘米,外圆内方,内区四叶十二乳地支铭。主纹饰八乳规矩纹将图案分成四方八区,每区配置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瑞兽。近缘处周铭:“令名之纪七言止,湅治铜华去恶宰,铸成错刀天下喜,安汉保真世毋有,长乐日进宜孙子”。“错刀”即金错刀,一刀二字用黄金错成。下如刀型,刀身铸有“平五千”字样,钱文篆书,书体流畅,制作精良,一枚值半斤黄金,即五铢钱枚。“安汉”即安汉公,元始元年(公元元年)2月丙辰,太后王政君下诏对孔光、王舜、甄半、甄邯四人授予四辅之位,任命王莽为太傅。主持四辅工作,称号安汉公。王莽于居摄三年(公元8年)改年号为初始元年,新朝建立,王莽当上了皇帝,在改年号为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由于“皇天革汉而立新,失刘而兴王,刘之为字卯、金、刀也。正月刚卯,金刀之利,皆不得行……乃更作小钱,……文曰“小钱直一”,与前“大钱五十”者为二品,并行。”王莽当了皇帝,为了一切要有新气象,进行第二次币改,因此金错刀流行时间从居摄二年5月“更造货”到始建国元年,充其量只有一年半。
反应王莽币制改革的铜镜,另有“大泉五十”钱纹规矩镜(图4)。古镜今照页,直径.6毫米,重克。外圆内方,内区十二乳间隔12地支铭(竖写),方格外无乳钉纹。主纹饰有两枚“大泉十五”钱纹与瑞兽分饰在八区内。近缘处为几何菱格纹,外区为漂亮的跑兽纹,极具楚镜特色。
上海泓盛年春拍号(图5)。这面钱纹规矩镜,虽然制作一流,然而离标准的四灵规矩镜构图风格仍有一定差距,并且钱纹也是“大泉十五”,从铭文以“汉”字开局与大泉钱纹,可证其制作年代在西汉末居摄二年5月王莽掌权时进行的第一次币制改革期间。王莽推行大钱并不顺利,在实物货币的年代,三枚五铢钱重量的大钱要价值50枚五銖钱来使用。因此“大泉五十”钱在推广中遭到民间的反对,市场上人们还是用五铢钱做买卖,并有谣传说大钱会被废除。王莽的币改使财政陷于瘫痪状态,大钱本来就是通货膨胀的产物,工匠在钱范上阴刻,钱纹是“大泉五十”,浇筑以后成型,钱纹变成大泉十五。就如我们现在所见铜镜上的钱纹这种错误并没有及时纠正,连续见到几面铜镜都是如此。不由得想到是不是工匠有意为之,以宣泄心中的不满,同时也留下了一个历史谜团。
王莽从居摄二年5月(公元7年)变汉制,造“大泉五十”,又造“契刀”“金错刀”。到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罢错刀、契刀及五铢,更做小钱,文曰“小泉直一”与“大泉五十”并行。史建国二年冬(公元10年)造宝货五物、六名、二十八品。百姓愤乱,其货不行。民私以五铢钱市买。莽患之,下诏:“敢非井田,挟五铢钱者为惑众,投诸四裔,以御魑魅。”于是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天凤元年(公元14年)复申下金银龟贝之货,颇增减其贾值。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重二十五铢,“货泉”重五铢。王莽的货币改革违反了客观规律,名目繁多,钱币种类换算不便,最终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大泉五十”钱币是王莽币改保留时间最长的品种,“大泉宜利”是王莽货币改革的主导思想,但最后以失败告终。而留存至今的铜镜,却阴差阳错确成为藏家宠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