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工业基地的全域旅游蝶变从省政协全

中科公益爱心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本文来源:联合日报」

□本报记者 宋宪霞   晓看秋意渐入时,微风细雨不知归。初秋的聂家峪云雾缭绕,淡淡的雨丝为层叠的山峰笼上若隐若现的一层纱衣,这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丹青画卷,被早早赶来的游人装进了回忆之中,被前来写生的孩子们复刻到画纸之上。而在这一派悠然之外,距此四十公里的红叶柿岩景区早已人声鼎沸,这个因电视剧《绿水青山带笑颜》中网红公路、闲适民宿而“出圈”的新晋“打卡地”,生动诠释着自然和人文结合之美。在“全域旅游”概念提出5年后,“博山模式”用美的享受,书写出优异的答卷。交汇:聚焦全域旅游的“不期而遇”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四年前的年8月,山东被纳入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单位之一。一年后,着眼于实现全域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为将全省旅游资源变为促进和带动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新能源,山东制定了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年),从沿海向内陆,从景致向内涵;从山川到河海,从产品到产业,明确了山东发展全域旅游的前行之路。“这个规划,显示了省委、省政府对推动全域旅游工作的坚定决心,推动全域旅游大有可为。至今,时间已过半,作为剧中人,我们一直在行动。”致公党党员、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徐富民长期从事旅游研究,早在全域旅游概念被提出伊始就介入该项研究的他,在年有了一个新身份——省政协“全域旅游”专题调研组成员。   今年,省政协围绕“实施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调研,这已是专题调研的第四程。已连续四年承办省政协专题调研课题的致公党山东省委在无居民海岛开发、精品旅游之后,再次将焦点放在旅游行业,而这次,他们选择的是——全域旅游。   就在省政协进行专题调研工作动员21天前,山东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十三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的主要成就以及“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举措。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王磊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持续推动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全面推动‘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它的大背景是山东“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打造全域旅游示范省。而“示范”之标,也同样是“高质量”为底。其后,各大媒体纷纷报道,这是在时隔四年后,“全域旅游”再次备受   “全域旅游”与省政协专题调研的第四程交汇在了“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这样的“不期而遇”让人充满期待。探索:小切口解剖“麻雀”   就在今年,和山东一起入选全域旅游示范省(区)创建单位的浙江、海南,同时在自己的文旅“十四五”规划里提出,要建成全域旅游示范区。“山东的文旅规划目前尚未公布,省里具体如何推动尚未可知,但我们起跑线上的同伴已经发力。”谈及此,徐富民略显焦虑。而如何通过调研提出精准有效的建议,助推山东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跑出加速度、助力山东高质量发展,也成为调研组的目标所在。   “全域旅游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新命题。”调研组成员、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省委专职副主委姜明回忆,虽然选题确定,但起初大家的底气并不足,“我们联系了文旅等有关部门,获取了大量的资料,又与致公党省委智库基地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的有关专家开了多次碰头会。这些专家多年从事旅游业态研究,对全域旅游等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更有部分专家参与过全国各地规划的制定。”   “全域旅游山东做得怎么样?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又有哪些可复制、可推广?”调研伊始,调研组就采取简洁、直接的方式“圈重点”,在国家、省级示范区里,各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剖析。   “全域旅游由谁来做?为谁而干?如何做?……”随着一次次的“诸葛会”,调研的脉络逐渐清晰。“除了看资料,就是跑现场,回来后再剖析案例……”最终,在这场为期3个月的“赛跑”中,“博山样板”成为被解剖的麻雀。“全域旅游,通俗来说,就是旅游目的地打造,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博山成功做到了这一点。”调研组成员、省政协委员、致公党省委秘书长赵涛回忆道。   和其他老工业基地一样,曾经,博山的工业经济发展辉煌,部分工业门类在全国都处于领头羊地位:全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连杆生产厂、全国最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厂、全国最早的四大类电机生产厂……如何度过转型期、顺利转型升级?博山选择了全域旅游这条新路子。破题:博山,因“全域旅游”蝶变   初到博山,调研组就被绿水青山包围,“这么好的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可原来不少博山人守着家门口的青山绿水,却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村民靠天吃饭,不下雨庄稼就没收成,曾经一年收入不到块钱。“所幸,这已经成为历史。”面对调研组,博山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孙雪红感慨万千。   “我们不但有青山绿水,还有齐长城、颜文姜祠等这些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山还是中国陶瓷琉璃艺术之乡、中国琉璃之乡、中国鲁菜名城。可原来游客以本地为主,且基本都是半日游、一日游,来爬个山、吃顿饭就走了,很难产生更多的收益。”孙雪红话锋一转,“现在不一样了,只年,全区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地区旅游消费总额13亿元。”   听到此,调研组成员眼前一亮,能引来客且能留住客,这是多数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难点、焦点问题,博山是如何解决的?带着问题,调研组深入一线,继续解剖“麻雀”,以期给全省、乃至全国的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红叶柿岩旅游区——这个沉睡在群山怀抱的古峡谷,在迎来新生的7个月后就强势登上“全国抖音旅行榜”,截至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奥秘在哪里?站在山巅之上,俯瞰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万亩原生红叶林,及点缀其中的全国首个琉璃主题亲子牧场、省内回环度最大的玻璃水漂流、省内第一条时空主题穿梭隧道……面对这悠悠岁月与时尚风采的错落交织,答案不言自明。同时景区又不失时机地推出体验性突出的旅游产品,既延长了游客滞留时间、增加消费支出,又建立了消费习惯和消费偏好,提高了二次、三次重游率。无独有偶,陶琉、红色、生态、康养等品牌体系正在加速成长、成型、成熟,博山文旅的辨识度日渐提高、传播力不断放大。“博山把特色产品转化为流量IP,形成了品牌引领。这个经验很值得总结。”调研组概括道。   每个周六晚上,只要天气状况不错,聂家峪音乐酒吧前总是欢歌笑语不断,省内甚至国内有名的乐队经常到此,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古泉潺潺依旧,青山却已带笑颜,经过几年的发展,这个省级的贫困村,已经成为集餐饮、住宿、会议、研学、采摘、垂钓、赏花、小型音乐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旅游+”模式下,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村村民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仅分红一项就有28万元。就在8.7公里之外,早就起步的中郝峪已因“郝峪”模式被媒体广泛报道,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中郝峪村人均年收入较10年前增长了20多倍,年,中郝峪村接待游客25.6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5万元。“农家乐”何以取得长足的发展?调研组了解到,村党支部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党建引领,“公司化运作+单体承包+村民入股”的模式,盘活闲置资源是妙招。在这种模式下,村民不再单打独斗,而是全村统一标准、统一服务、抱团发展,村民获得了收益,游客也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游玩体验更好、更舒心。主客共享,游客和市民共享旅游发展红利、共享美好生活,这恰恰是全域旅游的要义所在。而中郝峪村、聂家峪村也成为博山念活“旅游经”,让群众既抓得住“绿水青山”又挣得来“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在岜山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调研组发现,正在建设中的中医药文化馆及颐养小镇全部由旧厂房改造而成。原来的棉纺织车间成了健康大厅、毛纺车间成了名医蜡像馆、膏剂文化馆、药膳文化馆、琉璃博物馆……在这里,中医药文化展示、康养、休闲、研学、旅游度假巧妙地融为一体,各相关产业融合促进、共同发展。做旅游又不限于旅游,博山的做法给调研组很大启示:以“旅游+”为主要路径,突破产业边界促进多业融合,不断扩大旅游资源供给,丰富业态模式,既为文旅产业自身拓展了空间,也为其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具有当地特质的农业、工业、康养等资源被串珠成链、连线成面,使旅游业从景点内走向景区外,由“小旅游”变成“大旅游”,带动了整个博山经济的发展。期待:全域旅游大有可为   全域经济变“门票小经济”为“社会大效益”,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博山经验,正是最好证明。青州、崂山、曲阜、章丘……在过去的4年中,山东已有8个县(区)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而类似博山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也已达25个(其中有5家后来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域旅游”的探索已在山东迈出坚实的步伐。   “全域旅游是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常抓不懈。”现场调研结束后,在返程的中巴车上调研组继续讨论,党政统筹、久久为功、群策群力,也成为高频词。“之所以说全域,就不是旅游一个部门的事情,必须形成全域一体、省市县联动、多部门协同的常态长效工作机制。”   “全域旅游需有技术加持。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智慧旅游是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对!齐鲁大地文旅资源丰富,应该尽快整合,全面实现数据收集和互通,从全域服务、全域营销、全域管理等方面推动全域旅游再升级。”   “现在都提‘互联网+’,‘互联网+旅游’完全可以深度融合,开发云旅游、云演艺、云展览等新业态,以及‘数字化’‘沉浸式’等体验型数字前沿产品,提高咱山东文旅业吸引力。”   ……   智慧的火花在思想碰撞中产生,共识在交流讨论中凝聚。为使最终的报告更加务实、准确,每位调研组成员都将自己的建议形成报告,而其中的精华部分又被吸收到最终的报告中。它既是对山东四年全域旅游工作情况的概括总结,又饱含了对齐鲁大地全域旅游文旅发展新愿景的期盼。   全域旅游,博山在路上,山东也在路上。继续当好“示范生”,打造独一无二的特色品牌,山东向着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   而已经完成今年专题调研答卷的山东政协人,也将在专题调研的路上继续前行,积极协商议政,精准建言献策,将高质量履职足迹写在齐鲁大地上。后记任重时短,未来可期!   身已离开,心仍向往之。重走调研路,只在博山待了一天半时间,但博山的山山水水却印在了脑海里,挥之不去。   博山的全域旅游之路,亦令人印象深刻,一个负重累累的老工业区如何涅槃、实现华丽转型?除了本身的自然资源外,更多的因素是当地长久以来的不懈努力、厚积薄发。   调研组博山归来已久,但它长久地留在一众人员的心里,让大家激动莫名,如果全省各地有条件的地区都借鉴“博山模式”经验,走出符合自己实际的特色之路,那山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就指日可待,齐鲁文旅融合、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也会蹚出一条新路子、开启新篇章。   山东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年)中提出,到年,全省旅游实现治理规范化、发展全域化、供给品质化、参与全民化、效应最大化,创建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时至今日,这已经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调研组成员都把期待的目光放到了年。   在剩下的4年时间里,山东全域旅游创建如何跑出加速度、实现新突破?这需要省级层面统筹,出台强有力的推动和配套措施,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   当然,创建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将其作为创新驱动引擎,在创建过程中和创建成功后,更有力推动山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重时短;山东全域旅游发展,未来可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3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