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 柿食谱 >> 集实用装饰为一体

集实用装饰为一体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80625/6353361.html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

年在梧州市区云盖山出土一个三羊盖熊足铜樽,年代为西汉,现藏于梧州市博物馆,为国家二级文物。该铜樽见证梧州在汉代历史发展进程,对研究梧州地区汉代物质文化史及社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兼具装饰实用功能

三羊盖熊足铜樽通高22厘米,口径23厘米,整体造型敦厚,纹饰优美,是一件集实用、装饰为一体的青铜器珍品。

该铜樽整体呈桶形,由器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器盖顶部中心位置为一柱形盖钮,钮中间有一圆环。以盖钮为中心的顶部圆面装饰有阴刻图案,图案以柿蒂纹分隔成四个区域,分别装饰有一龙、一虎、两朱雀共四个神兽。神兽细节刻画生动、体态灵动飘逸。

铜樽的圆面之外为一圈凸棱,凸棱之外一圈条带。凸棱与条带之上等距离分布有三只呈回首状的卧羊。三只卧羊的眼、鼻、耳、角、躯干及其之上的毛发等细节均以写真形式呈现,栩栩如生。卧羊之外为向下弯曲的盖身,其下为平直的盖沿部分。

盖沿下为一圈竖直的低矮盖底。盖与器身扣合时,盖底在器身的口之内,呈“子盖母口”形式。器身呈竖直的桶状,口部外侧有一圈条带。在器身中间略偏上的位置,装饰有一圈条带,条带中间为一圈凸棱。条带及凸棱之上左右相对的位置各有一个兽面衔环。兽面衔环之兽面为浅浮雕形式,细节刻画生动。

器身底部与器底结合处为一圈条带,条带外有三个立足。立足为呈屈体状的熊。器底为平底。

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

青铜器是指以青铜为基本原料加工而制成的器皿、用具等。早在公元前两千年以前,中国即已进入了青铜时代。近年来,三星堆考古发掘大批造型奇特、工艺精湛的青铜器,进一步证实我国古代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态格局。

西周初期,形成了列鼎制度。体现在器物上,西周初期的青铜器继承了商代晚期青铜器之繁盛并进一步发展至极盛。这一时期青铜器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在器物内壁铸造铭文。这些铭文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期,是我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转变期。这时,器形端庄厚重,纹饰多为动物变形纹。作器铸铭盛行,多见有长篇铭文的重器。春秋早期,各诸侯国的青铜铸造业水平不一。

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时期,为我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更新期。各诸侯国青铜器趋向成熟,区域特征明显。此时期的青铜器多向实用化发展,形制及技艺均出现较大创新。失蜡法和印模块范拼合法产生,镶嵌工艺绚丽工巧,铭文字体亦注重美化。秦汉时期,为我国青铜器发展史上的余辉。此一时期的青铜器注重实用性、造型范式化、纹饰多以几何纹与以“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主体的动物纹。

该铜樽即是汉代风格的一件典型器物。其器盖与器身之上的凸棱与条带,不仅是一种几何纹装饰,而且在力学上是对该铜樽的一种加固措施,足见其实用性。

对于该铜樽的用途,其作为容器是显而易见的,但具体用途现在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该类型的樽为盛酒器与温酒器一体的容器,其底部放置炭火以使铜樽升温,进而起到温酒的作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该类型的樽三足低矮,仅为支撑作用,不是用于加热,因此认为是盛酒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3362.html